中疾控:新冠病毒由實驗室引入是“極不可能”的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疾控局副局長、中國疾控中心主任沈洪兵和有關專家介紹我國新冠溯源研究情況,並答記者問。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周蕾表示,關於新冠病毒的起源,中疾控研究結果表明,通過實驗室引入是“極不可能”的。
中疾控:新冠病毒由實驗室引入是“極不可能”的
據北京日報,對於新冠病毒的起源,周蕾表示,我國在第一階段的聯合研究過程當中,就已經得到了一個結論,這個結論也充分展示在當時我國和世衛組織聯合發布的聯合研究報告裡。在報告裡,我國很明確提出,對本次新冠疫情起源的幾個方面的假設研判的結果:首先,在報告當中,從人的方面、動物的方面、跨種屬傳播等這幾個角度,也包括實驗室的可能性,都做了評估。當時在武漢的聯合專家組分成了流行病學組、動物溯源組、分子溯源組,這幾個方面分別開展研究工作,因此當時得到的綜合研判的結論,中疾控認為是科學可信的。
周蕾表示,對於新冠病毒的起源,人畜共患病直接溢出的可能性是“可能到比較可能”;通過中間宿主引入,是“比較可能到非常可能”的;通過冷鏈的引入是“可能”的;通過實驗室引入當時的研究判斷是“極不可能”的。
在結束了武漢的第一階段聯合溯源研究以後,我國並沒有停下研究腳步,又繼續按照當時在武漢制定的下一階段工作方案和建議,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種種研究結果也都證實我國在武漢第一階段的研究結論。
中疾控:疫情發現地不等於起源地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周蕾表示,疫情的發現地不等於疫情的起源地。對於新冠病毒溯源,需要全世界的科學家共同研究、充分客觀地秉承科學的態度來一起開展研究工作。如果世衛組織部分人員妄加指責,尤其是想要否認我國第一階段聯合溯源調查研究的成果,恐怕損害的是世衛組織的公信力。
因為事實上,當時在武漢,中疾控聯合科學家,包括國外和國內的聯合專家工作組,共同開展聯合溯源研究的過程中,中方科學家是本著科學、公開、客觀、透明的工作原則,把所有掌握的數據和資料都進行了分享,包括早期病例信息,還有當時對武漢早期的呼吸道傳染病可能的、可疑的新冠病毒感染的76000多人的病例資料,都進行了分享和深入的聯合分析研究,當時的結果得到了專家們的集體認可。
此外,我國還把中國境內2018年到2020年當時採集了38000多份的家禽家畜樣本,以及41000多份的野生動物樣本都進行了抗體或者核酸檢測,這些結果提示也都沒有發現新冠病毒陽性。對華南海鮮市場當時的所有動物產品上下游供應鏈也進行了追溯性調查,並沒有發現病毒在動物當中傳播的證據。這些研究結果當時就與世衛組織遴選的國際專家團隊進行了分享。
中疾控:研究結果顯示,2019年12月之前武漢當地並沒有發現更早的病例
據第一財經,會上,有記者提問,中國疫情開始之前的血液樣本已經被檢測和分析,具體情況如何?對此,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周蕾介紹,當時涉及3萬人,有43850份血液樣本,要把它們全部完成檢測。檢測結果顯示,我們沒有檢測到新冠病毒抗體。這些獻血者都是在2019年12月之前的武漢當地的獻血者。這個研究結果也很好回應了我們當時第一階段聯合溯源研究中共同的發現,在2019年12月之前,武漢當地並沒有發現更早的病例。
專家:新冠病毒很可能來源於人類
發布會上,北京化工大學生命學院院長、教授童貽剛表示,在華南海鮮市場的研究中,經過基因組測序發現病毒的序列和當時病人序列幾乎100%相同,這也提示新冠病毒很可能來源於人類。
童貽剛介紹,2020年1月到3月,中國疾控中心科研人員對在華南海鮮市場採集的1300多份環境樣品和冷凍動物樣品,進行了一些新冠病毒檢測和宏基因組測序等,其中包括市場內採集的400多份動物樣品,這些動物樣品所有的檢測均為陰性結果。900多份的市場環境樣品中,73份為陽性。在這個過程中,研究人員也在環境樣品中分離出了3株病毒。經過基因組測序發現病毒的序列和當時病人序列幾乎100%相同,這也提示病毒可能是來源於人類。
“在分析的過程中,在環境樣品中所攜帶的一些宿主信息顯示,主要是人的宿主,也包括豬、牛、雞、鴨以及一些冷鏈產品的基因,甚至有老鼠和貓的動物基因判斷。這些都提示新冠病毒很可能是人污染的東西。這些數據也進一步證實了中國和世衛組織聯合團隊在第一階段所做出的結論。”童貽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