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又整了個大活兒:你的手機10年內都能修但很雞肋
事情起因是這樣的。我是沒想到歐盟這麼會“ 整活兒 ”,繼強制電子設備用上 USB-C 口、要求蘋果開放第三方應用商店後,它在近日又通過了一項新的維修權法案。這項法案要求設備製造商必須在產品過保後很長一段時間內繼續提供維修服務,像是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甚至將被要求十年內都能得到維修。
這意味著只要我們願意,人人都可以成為釘子戶!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手機、平板還有電腦像車子一樣用上個十年再也不是夢。
不過話說回來,不知道大家意識到沒有,其實歐盟這個法案有一個很大的空子可以鑽,那就是它並沒有在裡面提及任何有關舊設備維修費用的問題。
要知道過保的數碼產品在出現問題或者損壞之後,很多人之所以不願意走維修,除了年限過長沒零配件可用,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維修起來太貴。
如果配件價格或者維修費用上天,是我肯定會選擇直接換新,我相信大部分人應該也會這麼做。
懷著好奇的心理,特意去幾家手機廠商的官網找了找它們對舊設備的支持情況以及對應的維修價格,看完之後我只想說:果然買的沒有賣的精~
咱們先來看看家大業大的蘋果。
有一說一,果子對於舊設備還是挺友好的,iPhone、iPad或者Mac 可以在蘋果最後一次發售相應產品之日起至少5 年內從服務提供商那獲得維修服務。
在某些國家比如法國,這個時限最長甚至可以延長到七年。
而且它也對這些舊設備進行了分類:停售之日起已超過5 年但未滿7 年的產品將被定義為過時產品,而停售超過7 年的產品則會被定義為停產產品。
不管是過時產品還是停產產品,蘋果不會再給它們提供維修服務,除非另有規定,比如Mac 筆記本在停產後的一段時間內照樣能在蘋果那邊維修電池。
也就是說只要你的設備沒在過時名單裡,就可以走官方維修,在iPhone 6S、2016 款iPad Pro 還有2016 款MacBook之後推出的機型都符合這條件。
至於維修費用嘛。
如果你沒買AppleCare+,那麼給iPhone 7 換屏幕1258;給2017 款iPad 換電池799,給2017 款MacBook Pro 換屏幕或者外殼官網則沒給估價:
這維修費用尤其是電池價格我只能說很蘋果,比很多功能正常的二手機子還貴,要知道iPhone 7 在官方那邊走以舊換新,撐死也只能抵400。
OK,前面看完蘋果,咱們再來看看國產廠商裡產品品類比較全的小米。
小米這邊支持維修的最舊設備分別是2017 年發布的小米Note3 和小米筆記本Air、2018 年發布的小米平板4,產品維修期限跟蘋果沒差,都在五年左右。
然而這些舊設備修起來同樣不便宜。
小米Note3 換屏幕700、換主板1060;小米平板 4 換屏幕 700、換主板 840、換電池179;小米筆記本電腦Air 換主板則是1600:
這些維修價格怎麼說呢,貌似就是延續了當年剛發佈時候的維修價格,這麼多年來都沒調整過。
如果你在現在真花1600 給搭載第六代酷睿M3 處理器的小米筆記本Air 換了主板,那就是妥妥的冤大頭好吧,這價格都能買台新的筆記本:
華為這邊的情況差不多也是如此。
華為Mate 9、MateBook 都是2016 年發布的產品,距離現在已經過去六年,不過2014 年發布的華為平板M1 竟然在維修列表裡著實讓我有點意外:
只不過它的維修價格其實也沒便宜到哪裡去,換塊屏幕259、換塊電池233、換塊主板則是740,而且還不包含人工費,人工費大概在50-100 不等。
包括電腦也是一樣。
給一台六年前發布的 MateBook 換一塊硬盤就要1199,這價格其實現在你已經可以直接買到一塊讀寫性能非常不錯的 2TB 固態硬盤。
總之一路看下來,我最大的感觸就是那些已經上了年份的設備貌似根本沒維修的必要啊,官方給出的維修價格普遍都比較貴,還不如直接拿這錢換新~
不過話又說回來,除了要求廠商延長產品的維修期限外,歐盟的這套法案其實還提出了一些鼓勵舊設備再利用的措施,其中幾條還挺有可取之處。
比如它提議搭建一個線上全民維修平台,方便消費者查找和比較不同服務商提供的維修服務,除此之外它也在考慮指定標準來規範服務商的維修流程。
目前歐盟的這套法案還需要在歐洲議會和成員國之間進行協商投票,才能成為一條法律,到時候像iPhone、三星這類跨國公司估計又得乖乖就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