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發現證實鋼鐵的使用比最初想像的要早
一項新的考古發現證實,在最終青銅時代,伊比利亞半島的工匠使用回火鋼在硬岩石碑上雕刻複雜的圖案,這比以前認為的要早。關於伊比利亞西部在最終青銅時代(FBA,公元前1200年至公元前800年)和早期鐵器時代(EIA,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600年)的考古歷史,該地區的石碑上雕刻著擬人化的人物、動物和武器裝備的圖像,其年代各不相同,以前的研究認為石碑的年代在公元前13至6世紀之間。

考古學家對伊比利亞石碑進行了分析,發現大多數石碑的雕刻都是在極其堅硬的岩石上進行的。到目前為止,幾乎沒有人研究過創造這些石碑的工具和雕刻技術,包括使用專業的石匠來複製雕刻,並註意到硬石和軟石的區別。
現在,由Ralph Araque Gonzalez博士領導的考古小組對歐洲西南部伊比利亞半島的石碑進行了研究,以確定使用何種工具來製作這些雕刻。
首先對這些石碑進行了岩相分析。岩相學是通過岩相顯微鏡來研究岩石的薄片,這種儀器使用在單一平面上振動的偏振光。
許多石碑來自西班牙巴達霍斯地區的Sierra de la Moraleja,這是一個狹長的高地,並被發現由該地區常見的堅硬石英砂岩組成。為了實驗的目的,研究人員選擇了兩塊岩石,因為它們的成分與原始石碑相似。
他們分析了在葡萄牙阿連特茹的Rocha do Vigio遺址發現的鐵鑿,確定它是由30%的鐵氧體和70%的珠光體組成。該鑿子的三個複製品被鍛造出來,其中一個留在軟狀態下進行比較。製造出來的鑿子被認為適合用於雕刻矽酸鹽石英砂岩。
研究人員在復制的石碑上測試了鐵鑿,以及由青銅合金製成的鑿子。他們發現青銅鑿子無法穿透石英砂岩的表面,而鐵製的”Rocha do Vigio鑿子”則幾乎完全複製了原始雕刻。
石英岩製成的工具也被測試,並作為可能用於雕刻標記的工具被丟棄。儘管研究人員無法從金屬學上證明鑿子的邊緣是由硬化鋼製成的,但實驗表明,只有硬化鋼才能成功地雕刻出石碑岩。
Araque Gonzalez說:”來自Rocha do Vigio的鑿子和它被發現的背景表明,鐵冶金,包括鋼的生產和回火,可能是伊比利亞集中的小社區的本土發展,而不是由於後來殖民化進程的影響。”
研究表明,在FBA-EIA時期,石碑雕刻和鐵冶金之間有明確的聯繫。考慮到那個時代的所有工具,研究人員確定伊比利亞人的石碑只能用鋼鑿雕刻。
在Rocha do Vigio發現的鐵鑿子證實了在FBA時期,也就是2900年前,就有了鋼鐵。人們曾認為,鋼鐵生產在環境影響評估中是不可能的,當然在FBA期間也是不可能的;鋼鐵只是在公元前200年至公元14年之間被羅馬軍隊入侵後才在歐洲使用。
“伊比利亞最終青銅時代的人們有能力對鋼鐵進行回火。否則,他們就無法加工石碑,”Araque Gonzalez說。”這對世界其他地區的鐵冶金和石英石雕塑的考古評估也有影響”。
這項研究發表在《考古科學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