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年前就有的無痛分娩為什麼還有70%的產婦沒用上?
有一種用了近200年的“人類之光”——無痛分娩,竟只有30%的中國產婦用到。這一數據衝上近期熱搜。據醫師報聯合浙江省婦女兒童基金會、Babycare發布的《2022世界鎮痛日調研報告》,還有36%的受訪者“不了解或僅聽說過”無痛分娩。儘管有82%的人有醫院支持無痛分娩,但是實際生活中採用了無痛分娩的家庭只有54%。
除了經濟原因,不使用無痛的原因還有——擔心打無痛影響胎兒健康和成長發育,以及打無痛會給孕婦留下後遺症,都占到了受訪者中的21%。
在女性地位越來越高的今天,生孩子過程中的窘迫、疼痛已經不再是秘密。
很多人給出過形象的比喻:斷20條肋骨、有卡車在肚子上來回碾壓……另一個客觀事實是,體驗10級產痛的男士們大多只能忍到6到7級,還有產婦因產痛最終發展到自殺的悲劇。許多人因此而改變主意。
另據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的一項研究顯示,在疼痛性宮縮開始後,同意接受無痛免疫的比例增加了20%。畢竟,無痛分娩一直被譽為“人類之光”,大多數體驗過的人都感嘆,從地獄到天堂原來可以在幾分鐘內實現。
為何中國祇有30%的人使用無痛分娩?產痛真的是必需的嗎?採用無痛分娩真的會讓孩子變傻嗎?阻礙大多數中國母親享受“人類之光”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麼?
180年前就擺脫“宿命”了
在相對長時間裡,分娩過程中的疼痛一度被認為是女人的宿命;在宗教故事中,分娩之痛更被視為對女性所犯之“罪”的懲罰。
隨著傳統向現代的轉型,醫療技術在生育中介入程度越來越深,產痛不可避免地捲入爭端,無痛分娩也由此發軔。
據韓國國立木浦大學史學科俞蓮實撰文,第一個嘗試“無痛分娩”的,是英國人辛普森。1847年,他試圖用乙醚和哥羅芳來為產婦鎮痛,這也是產科醫學首次運用麻醉劑。
6年後維多利亞女王通過“無痛分娩”生下了王子利奧珀特,此後又生下了公主布拉德利絲。哥羅芳也因此被譽為“女王的麻醉”。
1890年代初,中國就在理論層面引入了這一麻醉技術。到1910年代,已經全面引入無痛分娩。不過這時在產科使用麻醉劑,還不是以鎮痛為目的。
今天最廣泛應用的椎管麻醉,在1930年代出現了雛形,到40年代開始普及,逐漸出現了針對脊髓注射麻醉劑等新技術。
這一時期,西方社會將無痛分娩與科學聯繫在一起,這也使它得以快速發展。
然而,遺憾的是,人們很快發現麻醉劑是具有危險性的。早期的選用的麻醉劑主要是嗎啡、阿托品、氯醛、東莨菪鹼等的合劑。
臨床實踐發現,乙醚會導致產婦出血、刺激肺、損害腎臟,還會減緩宮縮,導致兒童窒息;氯醛會損害心臟和肝臟;風靡一時的“暮色睡眠法”,也就是皮下注射東莨菪鹼/嗎啡組合來“抹去產婦痛苦記憶”的方法,不僅會抑制胎兒呼吸,導致產婦譫妄,還可能導致產婦、嬰兒死亡。
同時,也開始有人認為這種方式剝奪了產婦在分娩中的主導權並推崇自然生產。
有趣的是,無痛分娩的發源地英國鬧得最厲害,因為掀起過反對麻醉劑的自然分娩運動,英國無痛分娩使用率一度在發達國家中相對較低。
但即便如此,無痛分娩發展的大火已經燃起。在此後的二三十年裡,隨著住院分娩成為主流,無痛分娩迅速在發達國家普及,特別是1980年代中期硬膜外麻醉技術趨於成熟以後。
法國巴黎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和社會運動研究中心研究者的報導顯示,1981年在法國使用硬膜外麻醉技術的機率只有4%,這個數值在美國是22%。如今法國在分娩中使用硬膜外鎮痛的機率達到了82.4%,處於全球領先地位。
在中國,第一台無痛分娩手術是由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醫生張光波於1963年完成的,到1964年3月,她為67名產婦實施了分娩鎮痛。然而,直到2000年後,這項技術在中國推開,且進展緩慢,到2018年國家衛健委發布文件鼓勵試點分娩鎮痛之前,使用率也還不到10%。
在此期間,一些產婦為了追求分娩“無痛”,寧願放棄順產,擁抱“剖宮產”。這也使中國剖宮產機率一路走高。根據新華社報導,2011年中國的剖宮產率一度高達46%,超出世衛組織(WHO)設置的15%“警戒線”三倍以上,濫用問題嚴重。後來經過臨床專家多方呼籲才得以控制。
為何在兩百年前就已出現的無痛分娩,至今仍未被廣泛接受?所有的擔憂和迴避,都指向一個問題——無痛分娩真的安全無害嗎?
無痛分娩真的無害?
衝上熱搜的“無痛分娩”,其實是分娩鎮痛中的藥物性鎮痛方法。目前最常見,獲得廣泛認可的方法是椎管內麻醉,除了前述提到的硬膜外阻滯,還有蛛網膜下腔硬膜外聯合阻滯,都是經典的鎮痛方式。
其原理皆為局部麻醉。操作中,醫生將一根長針扎進腰椎,將一根軟管安置在特定位置——硬膜外腔或蛛網膜下腔後再抽出。在產程推進中,產婦可以通過按壓導管上的藥泵自行給藥。
麻醉劑會直接作用在硬膜上,將這個神經信號傳導的通路暫時阻斷。
這個過程中,麻醉劑不會進入血液循環,並且在分娩中,因為還需要產婦隨著宮縮用力才能完成分娩,所以不會徹底“麻翻”,而是保留一定的痛感。因此,麻醉劑的用量也很少,一般只有剖宮產的1/5到1/10,主要起到鎮痛的作用。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肖金鳳等人撰文進一步指出,硬膜外鎮痛用到的麻醉劑主要是羅哌卡因、芬太尼。其中羅哌卡因就是分娩過程中,產婦可以自行補充的藥劑,對心血管和中樞神經系統的毒性低,且蛋白結合率高,不易通過胎盤屏障。
這些都將危害降到了相對低的水平。
“(無痛分娩)屬於局部麻醉,僅作用於母體椎管內,不通過胎盤,對胎兒的智力是沒有影響的。”國家衛健委分娩鎮痛試點專家工作組組長、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麻醉科米衛東教授接受《醫師報》採訪時指出。
至於,在腰椎做麻醉以後,會不會留下腰疼這一後遺症,多名國內專家明確指出,並不存在直接聯繫。
客觀事實是,很多產婦腰疼,與產後沒有休息好有很大關係。
這並不是說無痛分娩完全沒有風險。
前述肖鳳英等人的文章中就提到,已經有關於硬膜外麻醉曾經有過延長產程、增加尿瀦留、下肢運動阻滯等報導。另有少數報導提及硬膜外麻醉鎮痛使用量過大,可能通過胎盤影響到了胎兒。
具體應用中,也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麻醉醫生太忙,來的時候已經快生了;按照規定開三指才能鎮痛,可是開一指就已經陣痛了;以及因為下肢麻醉不得不插尿管,帶尿袋,給母親造成心理和生理的不適。
此外,少數人會對麻醉劑過敏出現嘔吐、渾身發癢的問題,且鎮痛還對3%的產婦無效。
當然,很多不適感比起產痛來可以忽略不計,而且從統計學上來說,出現問題的比例是微乎其微的。
不過,再小的概率落實到具體人的身上就是100%。正因為此,即便是歐美國家也並不是所有人都選擇了無痛分娩。畢竟每個人的情況不同,需要根據自身情況做出判斷、選擇。
而對於中國產婦來說,無法享受無痛分娩的原因是非常複雜的。除了對無痛分娩不了解,有誤解之外,可以提供無痛分娩服務的醫院數量偏少,麻醉醫生人手不夠,費用高、沒有納入醫保等都是製約因素。
比如:在國家衛健委要求之下,全國進行了4年試點,也只是900多家醫院設立了分娩鎮痛試點基地,在全國超3.6萬家醫院中,佔比只有1/4000左右,堪稱九牛一毛。
再如:此項服務1000元到5000元的費用,完全自費支付,這也讓很多家庭無法接受。這一點在《2022世界鎮痛日調研報告》中也體現——15%的受訪者認為,經濟可負擔對無痛分娩的普及非常重要。
而且與剖宮產手術費用間的懸殊也令很多人感到落差。“剖宮產報銷後自己只需要交兩千元到三千元左右,順產如果用上無痛,費用比剖宮產手術還高。”有新手媽媽告訴虎嗅。
《2022世界鎮痛日調研報告》(節選)來自:《醫師報》
事實上,無痛分娩並不光椎管內麻醉一種,甚至不止藥物鎮痛一種方法。在非藥物鎮痛方面,也有通過調整呼吸節奏來鎮痛,以及在溫水中分娩等多種方式。
而無論是何種手段,其內核都是需要更多的人文關懷。
非藥物鎮痛的方法在目前醫療領域供需矛盾突出的情況下是很難的,相比之下,快速推進椎管內麻醉確實是更加現實的手段。
只是,麻醉本來就是專業性很強的服務項目,產婦和家屬很難獨立做出判斷,而且還是在非常緊急的情況下。因此,要想讓更多人接受這項技術本身,還是離不開醫患之間的充分溝通,需要醫生給出個體化建議。
如果到需要家屬簽字時才溝通,生生把“知情同意”變成了“知情通知”,還是免不了要有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