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30歲以下員工僅佔28%”上熱搜網友:說好的35歲天花板呢?
華為最新發布一份報告,其中有好幾個“沒想到”:第一沒想到,員工年齡上30-50歲佔比多達70%,30歲以下僅佔28%。第二沒想到,全球員工總數達19.5萬人,儘管這些年來一直被打壓,與2019年的19.4萬人相比並沒有減少。這些內部數據一披露,華為迅速上了熱搜。

網友最關心的自然是35歲焦慮問題,畢竟35歲天花板這個傳聞,最早就是從華為那邊出來的……

也有一些網友提出質疑,如果單看30-35和35歲以上,又會如何?

事情究竟如何,不如先把這份報告中的細節看過再說。
什麼樣的報告
前面提到的這些數據,都來自華為在官網最新發布的《華為2021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從報告的內容來看,低碳環保、社會責任、員工關愛等,正與投資界越來越看重的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相關。
即便華為並非上市公司,也已經連續14年發布ESG相關報告。
具體到大家最關心、也是最感到意外的員工情況,報告中的重點如下:
截至2021年,華為在全球的員工總數已經達到了19.5萬。
在這些員工中,30-50歲的員工比例達到了70%,而30歲以下的員工僅佔28%,另外還有2%員工年齡在50歲以上。

在性別分佈上,從2017年到2021年,男女比例基本維持在8:2的水平。

而學歷方面,華為作為一家重研發的科技公司,本科和碩士的員工比例都達到了40%以上。

看到這裡有網友認為,碩士博士畢業出來就快30了,再上手幾年,到35正應該是能發揮作用的時候。

還有一些網友指出,華為還有很大一部分外包人員並未計算在其中。

外包人員年齡以年輕人為主,如果全算上,實際業務一線上30歲以下的比例應該還會更高。
報告中還披露了華為在海外的員工數據。
僅去年一年,華為就在海外各國共招聘本地員工4000多人,海外員工本地化率達到了64%。
這一整年中,華為為全球員工保障投入多達150多億人民幣,達到了歷年來的最高值。

其次,華為在研發上的投入也同樣震到了網友們。

在所有員工中,從事研究與開發的人員達到了10.7萬名,占到了總人數的一半以上。
不僅如此,在經費上,2021年華為的研發費用支出為1427億人民幣,約佔全年收入的22.4%。
算下來近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可達到人民幣8450億元。
而这些大量资金和人员的投入,换来的成果也是非常显著的。
截至2021 年底,華為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權專利4.5 萬餘族(超過11 萬件),其中90%以上專利為發明專利。
年度專利授權量在中國和歐洲都位列第一,在美國排到了第五。

另外,儘管這不是一份業績報告,從中也能找到一條產品上的突破。
作為對標IOS、Android的國產操作系統,截至2021年底,搭載HarmonyOS的設備已超過了2.2億台。
一份報告看下來,除了員工年齡、研發投入等話題被熱議外,很多人還關心這樣一個問題:
華為這幾年,究竟過得怎麼樣?
要探討這個問題,首先來看看與今天這份報告統計口徑同期的2021財務年報。
2021年,華為的總銷售額為6368億人民幣,比2020年的8913億減少了28.6%,基本回落到2017年的水平,也是過去10年里華為首次出現銷售額大幅下滑。
當時在年報發布現場,CFO孟晚舟對此做出解釋:
首先,美國的多輪制裁,讓華為手機等終端業務遭受了巨大的壓力。
其次,中國5G基站建設已經在2020年基本完成,所以在中國的5G部署業務已經沒有那麼多客戶需求。
第三,華為與全球絕大多數企業一樣,也遭遇了疫情打擊。
不過在這份年報中,由於“處置子公司及業務的淨收益”等原因,華為2021年的淨利潤為1137億人民幣,反而同比增長了75.9%;經營性現金流也增長69.4%達到597億人民幣。

如今又過去半年,華為也在前幾天發布了上半年經營業績報告。
2022年上半年華為銷售收入3016億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5.8%。淨利潤率5%,較去年同期下降4.8%。
但如果分業務板塊來看,運營商業務、企業業務分別同比上漲4.2%和27.5%,只有終端業務在自身情況和智能手機市場大環境雙重作用中下降了25%。

企業業務為何實現高速增長?或許與近一段時間華為成立軍團的大動作相關。
從去年10月開始到現在,華為累計成立20個軍團和系統部。
據了解,每個軍團在華為內部有極大的權限,與三大事業部平級。
其中部分軍團專攻一個技術方向,如數據中心底座軍團、機器視覺軍團等。
但其實更多軍團負責專打一個垂直市場,有煤礦軍團、海關和港口軍團、機場與軌道軍團、電力數字化軍團、數字金融軍團等。
這種每個軍團聚焦一個垂直行業,又能靈活調動內部資源的方式如今看來已初具成效。

數字金融、機器視覺軍團成立儀式
除了成立軍團外,華為這段時間還有一個發力方向值得關注,引進高端人才。
除了國內的“天才少年”持續在以5倍薪酬水平招聘之外,招攬海外人才方面動作也頗多。
今年初,22歲拿下世界編程冠軍的俄羅斯天才少女Valeria Ryabchikova加入華為。

更早一些時候,華為更是連續獲得4位數學最高獎菲爾茲獎得主加盟,研究方向涵蓋數論、代數幾何、偏微分方程等等基礎數學領域。

另外,根據脈脈近期發布的《2022人工智能頂尖人才數據圖鑑》,華為也是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師儲備量最高的公司。
在年初的分析师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曾表示,面对今年大环境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华为首先还是要活下来,但是要提高活下来的质量。
這麼多數據看下來,你覺得“有質量地活下來”這一點,華為做到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