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發現海豹在黑暗中利用鬍鬚運動來捕捉獵物
雖然海豹缺乏像齒鯨那樣利用聲納系統在深海的漆黑環境中鎖定獵物的能力,但它們仍能在同樣沒有陽光的條件下捕捉獵物。現在,一項新研究顯示了它們的鬍鬚是如何使其做到這點的。
據悉,這項研究是由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東京大學和日本國家極地研究所的科學家聯合展開。該研究工作建立在以往的研究基礎上,這些研究是基於對單個鬍鬚、人造鬍鬚或被囚禁的海豹的觀察。
在這個項目中,研究小組在加州Año Nuevo州立公園的九隻雌性北像海豹的臉頰上粘上了微小的視頻記錄器。每個設備都配備了一個紅外線LED,它產生的照明對攝像機來說是可見的,但對海豹來說是看不見的。海豹被捕獲並被鎮靜以便部署記錄器,然後在幾天后被重新捕獲以取回設備。
根據對從五隻海豹身上獲得的總共9.4小時的錄像的分析,研究人員們發現,一旦這些動物達到大約200米的深度它們就開始有節奏地伸出和收回它們的鬍鬚。當鬍鬚伸出時,它們似乎在探測小魚在附近游動時發出的水聲振動–魚在鏡頭中出現的時間越長,鬍鬚保持伸出的時間就越長。
這種傳感技術不僅提醒海豹注意魚的存在,而且還能使海豹跟踪魚跟自己的相對位置。在某些情況下,海豹能夠直觀地找到發出生物發光信號的魷魚。然而這樣的事件只佔在深海中捕獲的獵物的約20%–其餘的則都是由鬍鬚負責。
這項研究的項目研究員Taiki Adachi表示,他們的發現解決了一個長達數十年的謎團,即深潛的海豹在沒有像鯨使用的生物聲納的情況下如何定位它們的獵物揭示了另一種哺乳動物對完全黑暗的適應。接下來,他們將對其他哺乳動物進行實地比較研究,從而可以更好地了解鬍鬚感應如何在不同環境下塑造每個哺乳動物物種的自然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