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寒冬”:被裁員工喊話董事長悲觀回應稱深感慚愧
在股價見頂後,美的的市值已經跌了3000億元,但美的還遠未到最糟糕的時刻。針對網傳脈脈裁員一事,美的集團於近期回應稱,“鑑於對內外部環境的判斷,公司有序收縮非核心業務,暫緩非經營性投資”。而在此之前,5月初的一場美的集團管理層交流會中,美的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在講解公司2022年戰略規劃之時,悲觀地直言道:“未來三年將會面臨比較大的困難,是前所未有的寒冬。”
更值得深思的是,一位被裁員工的內部感言也引起業界關注與眾人感傷。對此,美的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發文回應稱:有些傷感,同時也深感慚愧,是掙扎中做出的艱難選擇。
未來3年,讓美的也感到擔憂的寒潮,究竟是什麼?
家電漲價抑制消費者換新
“美的歷史上經歷過不同的周期,我們可以做到春江水暖鴨先知。我判斷未來3年是我職業生涯最寒冷的三年,我個人學習過去300年文明史、產業史,多重因素疊加在一起,無論什麼樣的刺激政策都不能改變。”這是方洪波在上述管理層交流會上答記者問時的原話,他對於家電行業未來三年的悲觀溢於言表。
一方面,新冠疫情仍在全球範圍內產生持續影響。另一方面,國際形勢無時無刻都在變化,大宗商品、海運物流、能源等價格飆漲,推高了製造業的成本。
國金證券在一份分析報告中指出,家電生產主要原材料為鋼、銅、鋁和塑料,截止2022年3月18日,銅、鋁、鋼材現貨價分別為9944美元/噸、3233美元/噸、8952元/噸,較2020年第二季度分別上漲86%、116%和40%,鋼材的價格也上漲了36%,均處於歷史高位。
受原材料持續漲價影響,大家電從2021年第一季度起就陸續進行提價。根據奧維云網數據,全品類家電2021年線上均價同比提升22.95%,線下均價同比提升17.07%。
從2022年3月開始,多個家電品牌先後漲價。其中,海爾宣布從3月16日起上調空調等產品的價格,漲幅為8%到10%。美的也宣布從3月16日開始陸續上調各品類價格,其中空調從16日開始漲價,價格調整幅度為家用空調8%、冰箱5%、洗衣機5%以上和小家電20%。
另外一方面,家電廠商面臨的情況是國內家用電器普及度已經非常高。據國家統計局數據,空調、洗衣機和冰箱等大家電飽和度很高,百戶擁有量均接近或已超過100。這也意味著大家電進入存量競爭時代。據奧維云網數據,2021年截止到11月,中國家電市場累計零售額規模7022億元,同比增幅僅為4.9%。剔除2020年受疫情影響的因素,若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幅下滑7.4個百分點。
家電漲價,可能會直接抑製或延緩消費者的家電換代需求,導致原本就疲軟的家電消費更缺乏刺激,這對於整個家電行業而言顯然不是利好。
“在市場行情不好的情況下,作為行業巨頭,美的可以憑藉其對於整個家電產業的影響力及議價能力,將風險適當分攤到整個產業鏈中,以保持自己的盈利能力位於行業均值之上。但是,當整個行業都開始慢下來之後,美的想要高速發展已經不可能了。”有家電行業分析師對新浪科技表示。
高端化轉型遇阻?
為了應對增速不佳的國內家電市場,美的近幾年加快了高端化、出海以及To B轉型升級,以支撐起其未來的發展空間。但就美的而言,這幾個方向的業務發展目前同樣面臨挑戰。
目前美的旗下高端線主要是COLMO和東芝。以COLMO為例,據美的2021年財報數據,美的COLMO系列產品整體年銷售達40億,同比增長300%。增速喜人,但這在美的3434億的總營收中的佔比僅為1.1%。
開展高端化以“推高賣精”的高附加值模式取代“薄利多銷”價格戰模式,是美的轉型的手段之一,但從目前的表現來看,想要通過高端化快速打造美的業務增長的第二增長曲線,顯然仍有難度。
美的佈局海外業務相對較早。其財報顯示,2015年美的的海外業務就貢獻了35.5%的收入,2017年-2020年維持在42%的水平;2021年,美的海外業務收入為1376.5億元,同比增長13.7%,在總營收中佔比為40.3%。
在整體營收增長的背景下,美的的海外業務貢獻的收入比如卻出現了小幅度的下滑。按照此增長率計算,到2025年,美的難以實現海外業務年收入400億美元的目標。此外,包括海爾、格力和TCL在內的中國家電企業出海競爭,無疑會增加企業用於渠道拓展、營銷的營業費用。
尚處於高速增長中的To B業務也是美的轉型的方向之一。在美的集團管理層交流會上,“堅定To B轉型”再一次被提及。
2016年,美的向庫卡發起收購要約,這也是美的啟動To B業務轉型的起點。到2021年,美的集團建立了智能家居、工業技術、智能樓宇、機器人與自動化、數字化創新五大業務板塊。除了智能家居外,其他四個業務板塊均為To B業務。
據美的財報,2021年,剔除內部交易的美的To B業務有750億元收入。但這塊貢獻了22%總營收22%的業務依然在尋求盈利的過程中。在美的高管們的眼中,“To B業務仍處於打基礎階段,2022年也並沒有設立營收、盈利目標。”
“To B業務雖然建立起來之後營收穩固、護城河高,但是早期發展重投資、發展慢,及早的追求商業化不利於長遠發展。”有業內人士分析表示。在貢獻超80%營收的2C類暖通空調及消費電器業務開始步入存量市場,而新的To B業務尚不能兌現盈利的情況下,“慢下來,成為了美的企業發展的主旋律。”
裁員是必然選擇?
基於對行業的悲觀判斷,“收入合理,恢復盈利”,成為了美的的新目標。“儘管2021年收入、現金流不錯,但我們還是要收縮,要進一步抓效率,結構、產品、組織優化。”美的高層在溝通會中的發言中指出。
組織以及人員結構的調整,是美的尋求變化,應對未來不確定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4月25日,美的對部分非核心業務發布“關停並轉”要求通知,由集團CFO鐘錚牽頭負責推動相關業務進行調整。對於此次“業務瘦身”,美的當時對外回應稱,“鑑於對內外部環境的判斷,公司有序收縮非核心業務,暫緩非經營性投資,多措並舉,進一步夯實增長潛力,提高經營業績。”
業務調整之下,裁員是副產品。在脈脈等社交媒體上,已經出現關於美的裁員的爆料。爆料信息顯示,美的新業務100%被裁或要求轉崗,母嬰、寵物等其他部門均有10%左右裁員。另有美的廚衛事業部員工爆料,“目前部門研發部門10%的裁員指標已經定下,第二輪的裁員也已經開始。”
對於裁員一事,5月19日,美的集團官方號回應裁員消息稱。“鑑於對內外部環境的判斷,公司有序收縮非核心業務,暫緩非經營性投資,多措並舉,進一步夯實增長潛力,提高經營業績。”美的並未承認公司裁員,但卻也承認了公司在做業務收縮與調整。
從此前方洪波對未來的悲觀判斷,以及對部分業務發布“關停並轉”的通知來看,“瘦身”已經成為美的的必然選擇。預感寒冬將至,美的提前給自己過起了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