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節的“去算法”實驗
又一款“邀請制”App,一碼難求。早在今年1月,就曾有消息爆出字節正在瞄準“興趣社交”,將推出一款名為“識區”的App。近期,隨著多家媒體對“識區”集中報導,這個主打興趣類閱讀、結合了社交與內容的App引發了大範圍的討論。
作者/魚三隹
編輯/靖宇
過去的十年間,數據爆炸後產生的大量信息讓每個人應接不暇,“算法推薦”因此成為了幫助人們篩選信息、推薦內容的利器,像今日頭條這類主打“算法推薦”的App,憑藉其算法的高效與精準,無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當完全依賴“算法推薦”的弊端逐漸顯現,網信辦加強規範力度後,一場關於“去除算法”的實驗正在展開。
除了在今日頭條提供“關閉算法推薦”按鈕外,字節的這款“識區”App,也一反常態,不僅沒有以其一貫推崇的“算法推薦”為核心,反而試圖回歸以興趣、社交為核心的“人的推薦”。
識區是什麼?
很多用戶體驗過後的感受是,在“識區”的身上,他們看到了許多其他產品的影子。
首先,“識區”的概念理解起來就像是豆瓣的“小組”,有著相同興趣的用戶可以自由選擇加入一個或幾個“識區”,加入後可以發布與該“識區”主題相符的內容。每個“識區”會有一名“區長”,類似於豆瓣小組的“組長”。每名用戶都可以創建自己的識區,只需要按照App的指引,一步步填寫名稱、簡介、設置頭圖就能完成創建。
此外,“識區”創建成功後,區長還可以選擇給自己的識區配備一個Bot(自動抓取內容的機器人),設置Bot的篩選規則時,系統會先調查用戶感興趣的主題,並從這一個主題出延伸出更多的關鍵詞供用戶選擇,以此確定Bot的訂閱源。其中,Bot大部分的訂閱源來自於今日頭條,但用戶也可以通過添加RSS訂閱來擴寬內容的訂閱範圍。
這樣的設置不禁又讓人們想起了早期的“即刻”以及黯淡已久的RSS(簡易信息聚合)閱讀器們。
在內容瀏覽上,“識區”提供了兩種不同的內容推送方式,一個是“識區”欄目內部的內容更新以及推薦,一個是可以看到其他不同識區帖子的“推薦”功能。
用戶在瀏覽時可以在帖子下方進行回帖互動、交流,“回复”按鈕旁的“點亮”按鈕則充當了點贊、收藏的功能,在“點亮”的同時用戶還可以記錄下當時的感悟。
在內容髮布上,“識區”同樣提供了兩種發布形式,一個是需要用戶原創的文本模式,一個是可以引用外部鏈接進行分享的轉發模式。
一場“去算法”實驗
2006年9月6日,Facebook推出NewsFeed功能。彼时的人们对于这一功能并不买账,甚至因为担忧隐私问题而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抗议。但当这一推荐模式显著提升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效率后,越来越多的人对此产生了依赖,直到今天,类似NewsFeed的算法推荐功能已是如此的常见。
在國內,“今日頭條”是最先擁抱“算法推薦”的產品。2012年8月今日頭條正式上線,不到90天就擁有了1000萬用戶,很快便與騰訊、網易、搜狐等傳統新聞門戶網站抗衡。
但凡事皆有兩面,伴隨著2016年美國大選、脫歐公投等算法操縱事件的發生,算法推薦的負面逐漸呈現在人們面前,大眾不免開始反思。
今年3月,《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正式施行,在監管的要求下,今日頭條、微信、小紅書、知乎等App紛紛上線了“關閉算法推薦”選項,但也有不少用戶對此表示質疑。
曾經有用戶在某平台上嘗試勾選“關閉個性化推薦”按鈕,隨後該平台上呈現的內容幾乎是無序的,無奈之下,只得重新打開個性化推薦。如果為了實現對算法推薦的自主選擇權,要以損失優質的閱讀或使用體驗為代價,顯然是大多數人不願意看到的。
大部分App都在使用“算法推薦”|Unsplash
如何能在避開“算法推薦”弊端的同時,依舊維護好用戶的使用體驗呢?
儘管在2013年,作為RSS代表產品的GoogleReader宣布關閉時,張一鳴曾經在文章中寫道:相比依靠人工僅從門戶網站獲取資訊,訂閱模式其實進步了,但很明顯還沒能滿足大部分人的資訊需求。什麼樣閱讀器更智能更適合大眾,將成為GoogleReader的替代品?我和我的團隊回答是的基於算法的個性化推薦。
但這一次,字節還是把突圍的機會押注在了RSS身上。
RSS是一種將用戶所訂閱的內容,全部聚集在同一個平台上進行閱讀的工具。
傳統的RSS使用門檻高,用戶首先要明確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樣的信息並找到相應的訂閱源,其次需要有極強的自製力,能夠有規律的整理並控制好RSS訂閱源的數量。
很多RSS閱讀應用“繼承”了GoogleReader的用戶|網絡
“識區”中的大部分內容是由Bot在訂閱源中抓取而來的,因此識區與RSS在本質上都是用戶自主訂閱內容,但與上述傳統RSS的不同之處在於,識區還加入了興趣以及互動。
由於每個“識區”內部的成員擁有共同的興趣愛好,以“識區”為單位匯聚內容就相當於App基於興趣分類自動幫助用戶篩選、整理訂閱源,既降低了傳統RSS的高門檻,也為有著相同喜好的用戶群體提供了彼此交流、互動的空間。
小宇宙的創始人Kyth曾經在《RSS二十年》中表達過自己對於GoogleReader失敗的思考,他認為GoogleReader之所以失敗是因為“有相近興趣愛好的人應該有的聊,至少你們可以在收取同一個信息的時候獲得共鳴,但GoogleReader沒有做好這件事兒”。
如今看來,“識區”的出現恰好彌補了GoogleReader的缺陷。
此外,雖然識區Bot在抓取內容的過程中仍舊有算法的參與,但算法重要性被弱化了,興趣與人際間的分享反而佔據了重要部分。
“識區”功能欄底部單列出的“推薦”功能,除了會推送用戶自身加入的識區內容外,還會推送其他識區的相關內容,幫助用戶在自身興趣之外進一步拓寬信息來源。
弱化算法存在感的識區打破了今日頭條、抖音等傳統字節系產品的單列信息流分發模式,“識區”的多維內容推送,進一步打破了用戶的“信息繭房”。
在互聯網出現的早期,簡單的分類目錄、搜索引擎就能滿足用戶的檢索需求;而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信息內容的增長,只有採用算法推薦才能幫助用戶脫離信息“苦海”,提升效率;如今,除了高效,用戶更在意的是內容質量,新的需求必然催生新的產品。
從豆瓣、即刻、貼吧到RSS,與其說“識區”是他們的“大雜燴”,不如說這一次字節有意要集各類App之所長,努力尋找“去算法”時代的一下個內容增長點。
正如張一鳴曾經所說的那樣:“一款產品選擇什麼模式和方法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在多大程度上滿足了多少人的資訊需求。”(來源:極客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