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音兼職,怎麼就成了大型“智商稅”
在“信息繭房”密布的網絡空間裡,如果說有一類內容幾乎實現了對所有年輕人的“無差別轟炸”,答案一定少不了配音兼職、有聲書錄製培訓等廣告。曾幾何時還十分小眾的配音工作,近年來在短視頻等社交媒體平台野蠻生長,甚至成為了當代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生和寶媽群體中最火的兼職之一。
特約評論員呂京笏
這並不難理解。大多數年輕人都希望能利用業餘時間,通過兼職的方式賺些外快,既能補貼生活,也與心中的“小目標”更近一些。配音兼職廣告,恰恰迎合了這種心態,“低門檻,高收入”“輕輕鬆松月入過萬”“你要悄悄發財,然後驚艷所有人”等話術,正中年輕人們幻想的靶心,於是才能掀起一股又一股配音熱潮。
然而,以為撿到了餡餅的年輕人,卻在不知不覺間走進了陷阱。“物以稀為貴”,若真的門檻極低,誰都能做,又怎會對應著高收入呢?事實也確實如此,不少年輕人參加了一兩個月速成培訓後,接到的單大多一小時只能賺幾十元,甚至幾元,勞動的性價比極低。一些高收入招募,則對專業能力、工作經驗等要求極高,普通人根本接觸不到。
更可怕的是,配音培訓行業亂象頻出,有的拖欠押金,或者直接玩失踪;有的疊起了價格“套娃”,不斷誘導學員升級課程,從幾千元升到幾萬元、十萬元;有的培訓機構推出的“分期付”,照抄《掃黑風暴》中“美麗貸”的套路,然後把繩索越勒越緊。不少涉水過的學員紛紛在“逃離”後表示,宣傳很美好,現實很恐怖。
毫無疑問,這些培訓機構涉嫌虛假宣傳、非法發放貸款等諸多違法行為,必將得到法律和有關部門嚴懲。而如果拉長觀察的景深,會發現類似套路已並非新鮮事物。無論十幾年前的學十字繡然後加工十字繡換錢,還是前幾年的學模特拍封面、學英語當翻譯、學手機做刷單,無非“新瓶裝舊酒”罷了——利用人性的弱點,用同樣的手段,套路同樣的心態。只不過,傳播的介質從報紙中縫變為了牆上小廣告、手機短信,再到今天的智能互聯。
可以說,一部“割韭菜”的套路史也是一部我國的廣告媒介變遷史。值得深思的是,配音兼職培訓是如何成為了一種現象級傳播內容,火遍大江南北的呢?答案還是要從社交媒體中找。一方面,社交媒體已經成為了生活中的“基礎設施”,算法又對用戶進行了精準畫像,因此可以輕鬆推送到各路大學生、寶媽,以及對兼職感興趣的群體的手機上。
另一方面,今天的廣告也玩起了新花樣。比如在某問答平台搜索“大學生有什麼賺錢的兼職?”,最高讚的幾個回答中一定有“配音”。只不過這種廣告以第一人稱敘述出來,讓很多用戶誤以為是真人真事,增強了信任感;還有一些生活博主,會在自己的生活Vlog中,以特別浪漫的方式植入軟廣,比如“我吃過了晚飯,坐在沙發邊做配音兼職,輕鬆有趣又可以賺錢,萬物明朗,未來可期”,這種沉浸式廣告更容易讓觀眾“上頭”。
說到底,配音兼職成為了一場“盛大”的智商稅,是法律問題、經濟問題,也是傳播問題、平台治理問題。其發端於線上線下的聯動,治理時也要多管齊下。一方面,平台要擦亮雙眼,健全虛假廣告識別、舉報機制,嚴懲植入虛假宣傳的博主;另一方面,公安、市場監管等相關部門要握緊拳頭,手持利刃,斬斷培訓機構的非法盈利套路,規範配音培訓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