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風暴和海平面上升可能使全世界港口損失數十億美元
一份新報告發現,如果溫室氣體排放繼續增長,全世界的港口將遭受數十億美元的損失。極端天氣、洪水和海平面上升都會破壞重要的海港基礎設施,擾亂全球供應線。
根據這份由非營利組織環境保護基金(EDF)委託編寫的報告,到2050年,風暴和與氣候有關的港口中斷造成的損失可能接近每年100億美元。到2100年,如果不對氣候變化採取行動,這些成本可能膨脹到每年超過250億美元。為了說明情況,最後一個數字比整個全球集裝箱航運業一年的總營業利潤還要多。
在COVID-19大流行暴露了全球供應鏈的弱點之後,許多港口已經不堪重負。現在,港口和航運業有很多工作要做,以減少他們自己的地球加熱污染,避免報告中概述的最壞情況。
“正如COVID-19大流行使我們的港口和全球供應鏈進入危機模式一樣,氣候緊急情況將對國際航運產生重大影響,”EDF全球運輸團隊的高級經理Marie Hubatova在一份新聞稿中說。“然而,面對氣候的崩潰,航運業有一個早期預警鐘和一個採取行動的機會。”
嚴重的風暴是報告中概述的最大威脅之一,特別是當風暴水破壞了基礎設施和船隻時。它們對港口的破壞佔了報告中預測的大部分損失。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在一個變暖的世界裡,熱帶氣旋正變得越來越強烈。這意味著更多的降雨和更強的颶風。然後是海平面上升:當海平面上升時,破壞性的海浪和風暴潮會更大。
這些變化帶來了更大的代價。例如2005年襲擊美國墨西哥灣沿岸的卡特里娜颶風,使美國港口損失了約22億美元。新報告說,如果當時的海平面和風暴潮像一些模型預測的那樣高,那麼僅阿拉巴馬州莫比爾港口的經濟損失就可能是卡特里娜的5.5倍。
風暴過後,有揮之不去的恢復成本和昂貴的航運延誤。該報告還指出了港口在適應氣候變化時產生的成本。港口可能不得不提高結構,建造“海牆”等保護性屏障,甚至搬遷到更高的地方。此外,還有船舶為避開惡劣天氣而不得不開闢新航線的成本。報告指出,隨著世界變暖,天氣變得更加極端,從2015年到2019年,全球大約每5艘船中就有1艘是由天氣造成的。
幸運的是,未來的道路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該報告是基於氣候危機的最壞情況,即如果溫室氣體排放繼續不受控制。《巴黎協議》承諾各國在本世紀中葉前幾乎消除溫室氣體排放,儘管世界還沒有走上實現這一目標的軌道。
然而,一些政策制定者也在考慮如何準備。在美國,去年兩黨通過的一項基礎設施法律包括170億美元的港口和水路升級–主要是為了緩解擁堵。白宮的一份概況介紹說,港口也“在海平面上升和其他氣候挑戰的威脅下,面臨著基礎設施現代化和維護基本設施的廣泛挑戰”。
這些努力也將需要與私營企業合作。“在戰術上,有這樣一個問題:你如何與公司接觸,試圖幫助他們了解自己的資產風險?”美國商務部高級政策顧問Sreenivas Ramaswamy週二在討論加強美國供應鏈–包括港口–應對氣候變化和其他風險時說。他指出,促進政策制定者和行業之間的更多合作是供應鏈復原力的一個關鍵基礎。
一些零售和航運巨頭已經開始使用污染較少的船隻。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海上運輸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佔全球的近3%。畢竟,絕大部分交易的貨物都是通過船舶運輸的。報告說,航運業應該“現在就行動起來,否則以後會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