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混沌未開,四大怪現象提前“攪局”
如果有人梳理時下熱詞,“元宇宙”絕對有一席之地。這個1982年誕生於科幻小說《雪崩》的概念,在2021年爆紅,不僅引發了人們對未來虛擬世界的無限暢想,也在文娛遊戲、科技產業、資本市場等領域掀起一波又一波高潮。
新華每日電訊
文/ 董雪、王默玲、程思琪
資料圖
值得警惕的是,想像中的元宇宙還沒來,各種打著元宇宙旗號的炒作、泡沫、騙局不請自來,“火”中取“利”催生出這一領域四大怪現象。
怪現象之一:
元宇宙是個筐,啥都能往裡裝
日前,某白酒企業要“構建屬於醬香系列酒的醉美’元宇宙’”引發熱議。白酒跟元宇宙有啥關係?兩個“八竿子打不著”的事物同框,讓網友大呼魔幻。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梳理髮現,早在白酒之前,一批看似與元宇宙不相干的企業就已入局,例如知名連鎖奶茶企業發行限量元宇宙NFT盲盒,家居櫥櫃企業成立元宇宙專項組,零售項目要構建元宇宙品牌和營銷場景,城市景觀設計論壇名為“元宇宙,園未來”,等等。
潮來時一哄而上,退潮後方知誰在裸泳。“商標申請等情況正是當前’萬物皆可元宇宙’的縮影,一些明顯就是蹭概念的行為難以長久。”上海商標品牌協會副會長林海涵說,“就如同商標一樣,光註冊不使用沒有任何意義。只有經過使用且為市場和消費者熟知才有價值。”
企查查數據顯示,最近一年,我國企業申請“元宇宙”商標的數量超過1萬件,涉及各行各業的公司1500多家。具體來看,科技文娛、企業服務類企業是申請主力,零售、汽車、教育、物聯網、心理諮詢企業緊隨其後,除其中部分企業所處行業確實與元宇宙相關外,大多數企業“硬蹭”痕跡明顯。
其中,申請元宇宙商標數量最多的是一家商貿公司,80%的商標都與元宇宙相關,涉及品類也五花八門,包括但不限於普拉達元宇宙、路易威登元宇宙、雷克薩斯元宇宙、肯德基元宇宙、餓了麼元宇宙、十萬個冷笑話元宇宙、海底撈元宇宙等。
怪現象之二:
輕技術重想像,舊東西套新包裝
“可能我們比較’土’,別人都自稱元宇宙了,我們還是虛擬現實。”一家頂級科技公司負責人道破元宇宙領域的新瓶裝舊酒現象——技術沒有革新,產品也沒啥變化,只不過換個稱呼。
記者註意到,有企業要打造“元宇宙的空間體驗場景”,實際上就是文旅行業早已流行多年的VR(虛擬現實)展館、數字景區;有企業宣稱佈局元宇宙,主要動作只是開發虛擬偶像;還有企業提出了“企業元宇宙”解決方案,結果是開發生產可視化平台。
根據天眼查統計,有30餘家公司直接用改名的方式套上新包裝,經營範圍依舊,公司名稱卻改成了“元宇宙科技”“元宇宙傳媒”“元宇宙商貿”。
不僅如此,有地方為招商招出新意也主動給園區戴上“新帽子”。“企業還是那些企業,主要是跟VR、遊戲、人工智能等相關,原有的概念都舊了,換成元宇宙更有噱頭。”一位政府部門工作人員說。
“與以往的科技概念相比,元宇宙明顯更看重概念本身,而非誕生某種顛覆性新技術。”受訪人士分析認為,一方面它需要虛擬現實、雲計算、腦機接口、移動通信等大量基礎技術升級迭代,需要用戶體量和生態環境支撐,但另一方面不少參與主體並不看重技術,僅用想像和辭藻堆砌出五光十色的未來虛擬世界。
想像很容易,改名字很輕鬆,要實現卻沒有捷徑。目前元宇宙整體發展處於初級階段,主要原因就是其要用到的技術尚處於低級層次,唯有腳踏實地突破技術瓶頸,真正的元宇宙才有可能到來。
怪現象之三:
炒概念拉股價,沾邊“元宇宙”就漲
有人說,“元宇宙”就像股市裡的一團火,只要上市公司與之沾點關係,立馬股價飆升。這些企業到底是目及長遠的真佈局,還是想賺快錢的資本遊戲、概念炒作?不少業內人士也直呼“亂得很、看不清”。
做啥都要“沾一沾”,只為讓股價“飛一飛”。例如,一家做藝術展陳的公司,從開始提“元宇宙”概念至今,短短幾個月,企業股價翻了一番。近日,其更是憑藉表態合作開發元宇宙虛擬建築,股價連續2個交易日漲停。
記者註意到,一些上市公司收到了來自證券交易所的關注函,被要求說明“是否存在蹭’元宇宙’熱點概念的情形”,不少企業在回應中都用到了“尚在起步探索階段”“尚未實現銷售收入”等表述。值得關注的是,儘管證券交易所再三關注、企業也表態未來的“不確定性”,但股價依舊“堅挺”。
用概念博人眼球,恰恰是為了掩蓋對自身的業績恐慌。有的上市公司連發多份公告自曝經營風險,還有的連續五年淨利潤為負,只是因為他們搭上了元宇宙這趟車,就能股價上漲。這般不看公司業績、只憑概念起飛的“操作”,讓不少人直呼“離譜”。
受訪專家表示,需要警惕打著“元宇宙”旗號的投資泡沫,金融投資若沒有實體經濟的支撐,很容易就成為空中樓閣,一旦泡沫戳破,只怕會一地雞毛。
怪現象之四:
賣課熱炒幣歡,上演花式“割韭菜”
總時長約2小時的元宇宙課程賣出360餘萬元高價,出版幾本元宇宙書籍就宣稱能“把握元宇宙投資機會”“打開財富之門”,更有“空氣幣”“殺豬盤”等違法犯罪行為打著元宇宙旗號大搞黑灰產……記者調查發現,當人們還在思考元宇宙是什麼時,一些騙子已經嗅到“商機”,開始想方設法揮舞鐮刀“割韭菜”了。
“有個有趣的現象,當年打著區塊鏈名義非法炒幣的’幣圈’,紛紛把目光轉向了’元宇宙’。”上海市浦東改革與發展研究院金融航運研究室主任劉斌說。
據介紹,2021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等多部門明確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活動屬於非法金融活動之後,“幣圈”更新炒幣套路,以元宇宙投資項目等名頭組織路演、直播等營銷活動,實則引誘受眾購買遊戲代幣等多種形式的虛擬貨幣。
一個發稿中介向記者展示了付費推廣的元宇宙虛擬貨幣項目,XX“是一個完全由社區擁有去中心化虛擬空間元宇宙+NFT項目,區塊鏈數字資產確權,通過雙鏈審核幣安+火幣合約地址……”類似內容網上並不少見。
“虛擬貨幣有很多種類,每一種都有各自的風險,有的就是’空氣幣’,沒有任何信用基礎,可以無限複製,等同於’殺豬盤’。”華東政法大學金融監管與刑事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毛玲玲解釋說。
概念無褒貶,但鼓吹概念的人有動機。受訪人士表示,手段千變萬化,不變的是割韭菜的動機。一些投機者使出忽悠大法,鼓吹利用元宇宙能一夜暴富,其目的是利用人們的好奇心和對財富的渴望渾水摸魚、“火”中取“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