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大多數COVID疫苗的副作用是由安慰劑效應造成
一項對12項疫苗試驗數據的薈萃分析得出結論,在COVID-19疫苗接種後報告的不良事件中,多達3/4可歸因於安慰劑效應。研究人員呼籲改善公共衛生溝通,以告知人們許多疫苗副作用可歸因於所謂的“安慰劑效應”。
大多數人都熟悉安慰劑效應的概念,這是一種奇怪的現象,即人們在服用惰性治療藥物後,認為它是一種活性藥物,從而看到了健康的好處。在光譜的另一端,一些人因服用安慰劑而經歷負面的副作用。這被稱為反安慰效應。
“在隨機對照試驗中,安慰劑治療後的不良事件非常常見,”這項新研究的主要作者Julia Haas稱,“收集有關疫苗試驗中這些反安慰劑反應的系統性證據對全世界的COVID-19疫苗接種很重要,特別是因為據說對副作用的擔心是疫苗猶豫不決的一個原因。”
這項新研究考察了來自12項COVID-19疫苗試驗的數據,其中包括超過45000人。在試驗中,超35%的接受安慰劑的人報告了第一劑量後的系統性副作用,包括發燒、頭痛和疲勞。相比之下,活躍疫苗組中約有46%的人報告了類似的副作用。
在第二劑疫苗後,不祥反應被認為有所下降,接受安慰劑的人中只有32%報告了系統性副作用,而積極組中則有61%。這表明,真正的不良反應在第二劑疫苗後略微更常見。然而研究人員仍計算出約50%的第二劑疫苗後的副作用可歸因於反安慰劑效應。
這項研究的論文第一作者Ted Kaptchuk指出:“像頭痛和疲勞這樣的非特異性症狀–我們已經證明它們對反安慰劑特別敏感–在許多信息傳單中被列為COVID-19疫苗接種後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有證據表明,這類信息可能導致人們將普通的日常背景感覺錯誤地歸結為由疫苗引起的,或引起焦慮和擔心,這使得人們對不良事件的身體感覺過度警惕。”
Kaptchuk多年來一直在研究安慰劑效應並在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實施一項具體的安慰劑研究計劃。雖然人們懷疑在接種疫苗前告訴人們可能的不良反應可以加強安慰劑反應,但據Kaptchuk介紹稱,這並不意味著解決方案是對病人隱瞞這一信息。
“醫學是基於信任,”Kaptchuk說道“我們的研究結果使我們認為,告知公眾可能出現的無意識反應有助於減少對COVID-19疫苗接種的擔憂,這可能會減少疫苗接種的猶豫性。”
Kaptchuk之前的研究提出了一個不尋常的概念,即“誠實的安慰劑”。這項研究發現,在服用安慰劑的病人中可以看到有益的效果,即使他們知道自己在服用安慰劑。
在這項新研究中,Kaptchuk及其同事建議,告知人們無安慰劑反應可能是減少COVID-19疫苗接種後出現的不良反應量的最有效方法。這意味著應該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更好的病人溝通策略上,這最終可以改善治療效果並減少廣大社區對疫苗的猶豫。
“新出現的數據表明,充分披露和教育不祥反應可能是有幫助的,”新研究得出結論,“例如,在通常的知情同意程序中加入關於不祥反應的簡單但準確的信息有助於減少臨床人群中與藥物有關的A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