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美國上市 「蔚小理」市值怎麼比Rivian低了那麼多?
這兩天汽車領域最大的熱點非Rivian(RIVN.US)上市莫屬,無論是社交媒體還是各類行業新聞,只要是與Rivian上市相關的話題都被推上了熱門。 從這些文章里,我看到了Rivian發展歷程,也看到了其創始人艱苦的創業道路。 毫無疑問,隨著Rivian成功登陸納斯達克,並發行1.35億股股票、籌資近120億美元的事情塵埃落定,這家被譽為”特斯拉(TSLA.US)殺手”的造車新勢力算是成功渡過了危險期。
當然,作為美國有史以來的第七大IPO,Rivian確實值得大書特書,要知道剛破萬億美元市值的特斯拉當年IPO市值也不超過20億美元,募資僅為2.26億美元。
當Rivian上市后市值超過860億美元,比肩通用汽車(GM.US)(860億美元)並超過福特汽車(F.US)(773億美元)時, “特斯拉殺手”的說法更是喧囂不止。
Rivian是不是特斯拉最大勁敵? 當然是,就連馬斯克也忍不住寂寞,在Rivian上市前就跑出來調侃一番,”或許應該要求他們在IPO之前,每10億美元的估值至少交付一輛汽車”,Rivian的威脅可見一斑。
至於Rivian是不是特斯拉唯一的勁敵呢? 很明顯並不是。 在新能源時代,每個造車新勢力都想做特斯拉的對手,Rivian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隨著新能源發展的深入以及資本市場持續看好新能源賽道,未來將會有不止一個像Rivian這樣被譽為”特斯拉殺手”的企業登錄資本市場。
Rivian會成為下一個掉隊的特斯拉勁敵嗎?
事實上,Rivian之所以被看做是特斯拉的勁敵,是因為其推出的純電動皮卡和純電動SUV與特斯拉的特斯拉Cybertruck和Model Y高度重合,而且其產品所表現出的高水準甚至可能對後者的市場地位造成威脅。 不過成為特斯拉的勁敵很容易,但要做到不掉隊卻非常困難,過去的幾年間,在新能源的賽道里已經有不止一個特斯拉勁敵掉隊了。
早年間,同是美國電動汽車企業的Lucid(LCID.US)就被認為是特斯拉最大的對手,當時這家公司的創始人團隊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都來自特斯拉,其中12位核心高管中有6位擁有特斯拉背景。 由於擁有極其濃厚的特斯拉元素,Lucid公司甚至被業內戲稱為「特斯拉復仇者聯盟」。。
除了特斯拉元素濃厚外,Lucid公司的產品也是直接對標特斯拉,例如它發佈的首款車型——Lucid Air,Lucid官方也毫不忌諱地其唯一對手就是特斯拉Model S。
由於Lucid Air在續航里程和售價方面都比特斯拉Model S占優,自發佈以來就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車型。 不過Lucid公司後續的發展並不順利,截止到目前Lucid Air僅僅交付了520輛。 可以說,特斯拉早年間遇到的產能危機,Lucid公司至今仍未解決。 屋漏偏逢連夜雨,交付上不來的Lucid公司還在持續虧損。 在此前提交的招股書中,Lucid就表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它們已經累計凈虧損約為44.958億美元。 毫無疑問,在沒有解決產能危機問題前, Lucid公司實質上已經掉隊了。
相比於Lucid公司還能進行小規模交付,曾喊出”這個世界上很少有人能夠超過馬斯克,而我就是其中之一”並創立Nikola Motor的特雷弗·米爾頓如今已經消失在主流的視野當中。 推出過Nikola One重卡以及電動皮卡Nikola Badge的Nikola Motor早前通過借殼上市,市值最高達到320億美元,成為全美市值第三大車企,只不過隨著訂單造假曝光以及持續虧損,如今的Nikola Motor市值已經從最高點滑落到50億美元。
與Lucid公司與Nikola Motor(NKLA.US)不同,R.J. 和他的團隊早年考察美國本土的實際市場時就發現了特斯拉缺位的新市場——輕型電動卡車。 而皮卡電動車在美國恰好是個極其討喜的賽道,市場規模較傳統汽車也更大、利潤更高。
除此以外,其自主研發的電動傳動系統滑板(Skateboard)平臺也是Rivian旗下所有電動汽車的核心,目前所推出的電動皮卡R1T、電動SUV R1S都是出自於此。
最為重要的是,與特斯拉一樣,Rivian也是盡量在汽車各個方面都進行自主研發,目前它已經在動力系統、電池技術、車內資訊娛樂和連接系統、集成安全系統、底盤和ADAS系統做到了自給自足,這樣的優勢在目前晶元短缺的時期就變得尤為重要了。
雖然Rivian看似前景一片美好,但並非沒有生存危機。 與Lucid公司一樣,Rivian也存在著巨額虧損與產能危機。 根據Rivian提交的招股書,其在2019年、2020年的凈虧損分別為4.26億美元、10.18億美元;而今年上半年,Rivian的凈虧損更是躍升到9.94億美元。
此外,在交付上,截至10月底,Rivian公司生產和交付數據分別僅為180輛和156輛,不過據相關媒體曝光,其目前交付用戶幾乎全部為公司員工。 這樣的操作雖然特斯拉、蔚來等車企都做過,但很容易陷入關聯交易的醜聞。
目前來看,Rivian和Lucid都只是進行了小規模交付,遠遠沒有達到銷量10萬輛的量產門檻。 雖然Rivian已經手握近5.5萬個訂單,但是根據官方透露的消息來看,這些訂單需要在2023年底完全交付。 說實話,這樣的交付速度不算慢,不過今時不同往日,一旦特斯拉騰出手來把重心放在美國市場,還在起步階段的Rivian在特斯拉的擠壓下,能不能撐過最困難的產能爬坡階段也是值得懷疑的。
中美電動車市值差異很大
對於Rivian上市后的高市值,相信很多人難以理解。 不過有著特斯拉珠玉在前,目前僅進行了小規模的Rivian被資本市場認為潛力無限也是情理之中。 目前的Rivian高市值的基本邏輯是,新能源車已成為大趨勢並且市場認可汽車電動化和智慧化的未來;其切入皮卡和SUV領域的策略也很討巧。 相關資料顯示,在美國所有新車銷量中,SUV約佔一半,皮卡約佔20%,至少在可以預見的情況下,手握近5.5萬個訂單量的Rivian擁有不錯未來。
當然,此次Rivian之所以被資本市場看好還有一點就是它所推出的EDV已經拿下了亞馬遜(AMZN.US)10萬輛的訂單,外界相信這筆巨額訂單帶來的利潤可以支撐它渡過產能爬坡的危機。
事實上,不止Rivian市場很高,就連此前才開啟交付的Lucid公司最近也受到資本市場的追捧,截止到美東時間11月10日收盤,Lucid市值自進入11月後已大漲133.53億美元,目前市值已經接近660億美元。
相比之下,同樣在美國資本市場上市的造車新勢力「蔚小理」目前的市值就有些相形見絀了。 截止到現在,2018年登陸美國的蔚來汽車(NIO.US)市值大約為627億美元,而在2020年同期登陸美國資本市場的小鵬(XPEV.US)與理想(LI.US)市值分別379億美元與306億美元。
要知道,相比於Rivian與Lucid,目前「蔚小理」已經進行了大規模量產,甚至已經踏進了銷量10萬輛的量產門檻。 如果是以Rivian與Lucid的市值邏輯來看,深耕中國市場的”蔚小理”就算比不上特斯拉,市值也應該要比剛進行小規模交付Rivian與Lucid更高,但現在明顯不是。
那麼到底是Rivian、Lucid被高估還是「蔚小理」被低估了呢? 我想,應該兩者都有。
或許Rivian、Lucid描繪出的未來讓資本市場看好,目前市值也走到高點,但這一切都需要未來的發展符合預期,它們目前的市值才有機會繼續保持甚至走高。 另外像現在高光的特斯拉曾經也遭遇過市值暴跌,一度陷入破產邊緣,如果Rivian、Lucid沒有兌現自己上市時的承諾,它們的市值很快將從高點滑落。
目前Rivian、Lucid高市值邏輯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它們濃厚的美國元素。 以Rivian為例,根本曝光的資訊來看,它的背後站著一堆大佬,投資陣容除了亞馬遜之外,還有福特和黑石、T. Rowe Price Group、Soros Fund Management、Fidelity Investments以及Baron Capital Group。 就像特斯拉一樣,馬斯克張揚的性格和各種投資搞大項目的經歷極大地賦予了特斯拉品牌溢價。 如果換一個CEO,特斯拉的市值是否再次破萬億美元也是值得懷疑的。
相比之下,「蔚小理」就低調很多了。 雖然它們都是在美股市場上市,但美國資本市場對中國汽車市場認知明顯不如本國,所以美股上市的”蔚小理”市值略微低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
事實上,如果把小鵬、理想汽車港股的市值也算在一起的話,你會發現其實小鵬、理想的總市值並不遜色於Rivian、Lucid。 考慮到一車沒賣的恆大汽車在港股也曾飆到6000億港元也就是接近800億美元的市值,剛進入資本市場的Rivian、Lucid獲得市場的追捧也是情理之中。
此外,一向被外界認為是傳統車企的比亞迪汽車目前的市值也不低。 目前已經在港股、A股市場上市的比亞迪(01211)總市值已經超過2500億美元。 如果以特斯拉為標,按照美國對新能源的估值邏輯來看,第三季度賣出超過20萬輛的比亞迪市值理應更高。
毫無疑問,如果是以美國資本市場的邏輯來看,像「蔚小理」這樣的中概股以及比亞迪的市值都存在低估。 一旦反過來,如果以中國資本市場市值邏輯來看,目前處在高點的特斯拉以及Rivian、Lucid都存在高估。 不過這樣對比也可以說看出,中美資本市場存在很大的差異性,你很難說這是否合理。
總結:對於Rivian高市值上市,很多人大呼狼來了,甚至有人認為Rivian會成為繼特斯拉後中國市場的第二條鯰魚。 事實上,中國新能源企業沒有必要妄自菲薄,由於中美資本市場的差異性,可以理解Rivian受到追捧,但要形成威脅明顯有些言之過早。 最新的數據顯示,今年1-10月份新能源的零售滲透率也達到13%,其中10月份,中國品牌新能源車的滲透率更是高達36%,可以說在中國市場,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車型並不遜色於合資車企,甚至隨著中國品牌的逐漸強大,未來主流外資品牌在新能源市場能否有實力與中國品牌一較高下,還是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