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退潮! 《沙丘》、《007》有影院只排2D版 民心所向?
近日,科幻電影《沙丘》上映后,圍繞要看3D還是2D版本,網友吵了起來,甚至出現了一波抵制3D版本的熱潮。 這也讓不少已經看了3D版本的觀眾直呼後悔。 這與早間年,觀眾對於特效技術、3D大片的追捧大為不同,從《阿凡達》上映時3D版電影一票難求,到如今的3D自由,整體而言,中國觀眾對於3D大片的審美已經發生了變化,興奮感淡去,轉而對故事、色彩、體驗等細節有了更高的要求。
劃重點:
1、過暗的銀幕亮度、笨重的3D眼鏡、抖動的鏡頭、以及高於2D影片的票價,讓3D處境尷尬,甚至成為了雞肋。
2、其實影片3D版本並非作者創作,更多是由於資本方、影院為迎合市場喜好的”宣發商業行為”。 沒有3D效果的3D觀影,只會徒增不適感。
3、從觀眾抵制偽3D來看,觀影人群的素質提升,對內容要求也越來越高。 對電影人製作人提出了更高要求,別把觀眾再當「韭菜」來割。
“戴著3D眼鏡看完《沙丘》,頭有點頭暈。”
“票價3D要比2D貴,但是體驗真不值得。”
“《沙丘》2D、3D版都看了,差別真的很大。 如果不是像《阿凡達》那樣製作就是3D版本的,堅決不要看假3D。 ”
“沒有刷過IMAX 2D,就相當於沒有真正地刷過《沙丘》。”
…………實際上,觀眾反感的並不是3D電影,而是原本以2D電影語言拍攝,後期轉製為3D的”偽3D”。 也就是說,《沙丘》的拍攝手法和展現度無疑是2D最佳,轉制3D版並非作者創作,更屬於資本方、影院為迎合市場喜好的”宣發商業行為”,這讓觀眾的觀影體驗大打折扣。
探訪:3D遭抵制,影院2D漲價?
從網友爭議來看,大部分人認為,戴上3D眼鏡,除了字幕外不會有任何3D感,還失去了2D原有的畫面和鏡頭感,解析度從4K降低到2K,電影的亮度也大幅降低,而3D版本下,《沙丘》的沙漠風光場景更顯得昏暗——整體觀影體驗很差。
《沙丘》兩個版本的視覺效果對比(圖片來自網路)
隨後,《007:無暇赴死》上映后也出現了類似的呼聲。 兩部影片上映後,不少粉絲和觀眾直接向影院呼籲,要求調整排片。
據悉,影院會接到影片2D版、3D版、IMAX 2D版的數位硬碟,然後影院根據市場情況進行排片。 據觀察,《沙丘》剛上映的時候,影院普遍以3D版本排片為主,後期影迷對於2D排片的呼聲越來越高,部分影院開始增加了2D的排片。
從海澱區一家CGV影城的排片來看,近期熱映的電影中,《007:無暇赴死》的2D、3D、IMAX 3D版本均有排片。 從價格來看,該片最貴的是IMAX 3D、IMAX 2D版本,售價均為98元;其次是2D版本,票價85元;最便宜的是3D版本,售價73元、75元。
該影院《沙丘》則只有2D版本,IMAX 2D售價98元。
對於只排2D版本的原因,這家影院工作人員表示,前期上映的時候,觀眾反映畫面偏暗,觀影體驗不是很好,所以都改為2D的了,後續也不會再排3D版本了。
至於價格問題,上述工作人員表示,是根據影廳來定價的,一般來說,IMAX鐳射廳是最貴的,其次是SCREENX廳,普通廳相對便宜。 不過,這家影院將2D版本都排在SCREENX廳播放,價格也是較普通廳貴。
此外,根據觀察,海澱區的幾家華聯影城,兩部影片只有3D版本。 影城工作人員表示,只拿到3D版本。
而另外一家金逸影城,《沙丘》和《007:無暇赴死》兩部影片則只有2D版本,沒有3D版本。 影城工作人員表示,影院是兩種版本都有的,但是考慮到近期疫情下,3D眼鏡消毒問題,所以只排了2D的場。
從票價來看,目前兩部影片2D版本的價格已經和3D版本相差不大,甚至高於3D版票價。 雖然不同影院對於2D和3D版本的排片有不同的解釋,但不少消費者卻認為,供需決定價格,是因為2D版本需求變高,影院進而進行了價格和排片的調整。
此前,3D版本票價普遍比2D版本要貴,且上座率更高。 隨著《沙丘》和《007:無暇赴死》兩部影片的上映,2D、3D之爭愈演愈烈,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影響了市場規則。
觀察:3D兩個極端,從追捧到抵制
這種境況與11年前3D電影在國內市場備受追捧的境況截然相反。
2009年12月,科幻電影《阿凡達》以2D、3D和IMAX-3D三種制式在北美上映,一個月後在中國首映。 電影上映后,出現了IMAX 3D版及3D版本一票難求的情況,甚至出現少數影院趁勢漲價、影院經理因播放故障給觀眾下跪等事件。
資料顯示,這主要由於在2010年之前,國內只有4500多塊電影銀幕,3D銀幕更是只有500塊。 更有統計數據顯示,中國電影市場2005年到2009年的銀幕增長率都不到20%。 而《阿凡達》的火爆,也直接助推了國內3D影廳的建設和3D觀影需求的爆發。 電影市場的銀幕增長率從2010年開始暴漲到30%以上,2011年漲到了48.4%,其中超過一半的增長都是支援3D銀幕。 截至2013年底,全國新增銀幕5077塊,銀幕總數達18195塊。
如今11年過去,國內3D電影市場,已經從當年一票難求到3D自由了,但是今天的觀眾,卻不再對3D興奮和趨之若鶩了。
相反,在3D市場的火爆之下,國內上映的3D版電影,出現了粗製濫造的問題,體驗還不如2D,強行打著3D噱頭營銷,導致觀眾較為反感。 此外,3D效果也不再成為稀罕,隨著技術的發展,通過手機和電腦也能實現3D觀影體驗。
《科學闢謠》中專家提到,3D電影的亮度不及2D,主要是因為商業影院的3D眼鏡左右鏡片是兩塊特殊的鏡片,在光學學科專業名稱為”偏振片”,它能起到濾光的作用,這就會使電影的亮度大打折扣。 此外,一些影廳為了節約成本採用單放映機,這種3D的畫面亮度大概只有2D的1/4-1/5。 但一些高品質的3D影廳採用雙放映機系統,配合上高亮度的鐳射光源放映機和高增益、高反射率的金屬幕布后,3D電影的畫質和亮度得到了大大提升。 所以一些帶有”雙機”、”鐳射廳”等字眼的廳要比普通廳觀影體驗更好,當然價格也更高。
過暗的銀幕亮度、笨重的3D眼鏡、抖動的鏡頭、以及高於2D影片的票價,讓3D在很大的程度上,並沒有提升觀影品質,反而成為了雞肋。
當然,一些電影還是適合3D觀看的,比如有大量特效的科幻片,其立體的畫面和真實震撼的效果更適合3D呈現;但是一般的劇情片和動作片,2D與3D的效果差異並不大,反而2D電影畫質更加細膩,票價相對低,更能提升觀影體驗。
從市場環境來看,一些偽3D電影,正在被市場摒棄。
延展:偽3D積怨已久,難以為繼?
“該抵制的不是3D電影,而是後期轉制的偽3D”,在關於2D、3D版本的投票中,有40%的網友認同此說法。 而有37%的網友認為,3D版本的觀看體驗遠不如2D,只有7%的網友認為,3D版本更有大片感、更炫酷。
實際上,中國觀眾對於轉制3D積怨已久。 此前《銀翼殺手2049》等電影上映的時候,就有不少抵制偽3D的聲音。
和《007:無暇赴死》類似,《諜影重重5》、《速度與激情》7、8、外傳、9等影片,也被環球影業出於”利益權衡”,轉制了”偽3D版本”。
在這裡,3D已經成了商業化的一種手段,一方面為滿足更多觀眾的需求,另一方面,同樣一部影片,3D版普遍比2D版票價高,這樣影院的分成也會更高。
此前,《沙丘》導演鄧尼斯·維倫紐瓦9月接受美版《時尚芭莎》採訪時提到,”3D是我和電影之間的篩檢程式”,他還建議觀眾能夠以 IMAX 2D 來體驗該片,而不是 3D 這個”小玩意”(gadget)。
這讓不少觀眾意識到,影片3D版本並非作者創作,而是屬於資本方、影院為迎合市場喜好的”宣發商業行為”。 沒有3D效果的3D觀影,只會徒增觀影的不適感。
中國青年劇作家導演向凱表示,從觀眾抵制偽3D來看,觀影人群的素質提升,對內容要求也越來越高。 電影人製作人也應該不斷加強提升專業水平和素質修養。 別把觀眾再當「韭菜」來割。
如今,隨著觀眾意識形態的變化,偽3D的生意,可能也做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