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穴法為打造更快、更強、更節能的量子計算機提供了理論指導
為了打造更快、更強、更節能的量子計算機,新南威爾士大學的科學家們,正努力向著這一目標前進。 由澳大利亞研究委員會未來低能電子技術卓越中心(FLEET)、量子計算與通信技術卓越中心(ARC Center)、以及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加拿大溫哥華)之間新合作的論文可知,研究人員可通過孔優化操作,在操作速度和資訊一致性方面取得權衡,進而擴大微型量子計算機中的量子比特規模。
研究配圖 – 1:二維空穴氣體中的原型雙量子點(來自:Quantum Information)
據悉,製造量子比特的一種方法,就是利用電子的”自旋”特性(可以指向上方或下方),為了讓量子計算機盡可能快速和強大,研究團隊還選用了基於普通電極的純電場操作方案。
研究配圖 – 2:量子比特的塞曼分裂
新南威爾士大學物理學院副教授 Dimi Culcer 表示:”理論研究表明,我們可通過使用空穴來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空穴可被認為是沒有電子,但又表現得像帶由正電荷的電子”。
研究配圖 – 3:移相時間
通過這種方式,研究團隊得以讓量子比特在面對源自固體背景的電荷波動時,具有不錯的魯棒性。 此外量子比特對這種雜訊最不敏感的”甜蜜點”,也是它能夠以最快速度運行的關鍵。
研究配圖 – 4:弛豫和 EDSR Rabi 時間
Dimi Culcer 補充道:「這項研究預測了在每個由空穴組成的量子比特中的這一『甜蜜點』的存在,進而為相關研究人員在其實驗室中達成這一目標而提供了一套指導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