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嚴監管成常態:近5年累計罰沒支付機構11.3億元
在日前召開的第十屆中國支付清算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范一飛表示,2016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累計處罰銀行、支付機構1436家次,罰沒11.3億元;引導22家支付機構主動退出市場,對17家支付機構不予續展,撤銷2家嚴重違規支付機構業務許可,行業優勝劣汰的市場退出機制初步形成。

自2010年建立支付業務許可制度以來,我國支付市場持續快速發展,支付機構的數量和規模都在快速上升。 如今,我國非銀行支付市場規模已位居全球第一。 但在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亂象也逐漸暴露。 部分支付機構違規「直連」「互聯」,還有部分機構「無證駕駛」,未經許可非法從事支付業務。 此外,違規經營、挪用客戶備付金等風險事件也時有發生,更有部分機構為灰色交易提供支付手段,甚至淪為洗錢等違法犯罪活動的通道。
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至今,人民銀行累計協助偵辦涉賭案件5700餘件、凍結資金194億元,主要支付管道涉賭可疑交易較2020年初下降超五成,月均涉詐單位銀行帳戶同比下降91%,對非法買賣帳戶的5.2萬個單位和個人實施金融懲戒。
與此同時,針對平台企業的支付監管成效漸顯。 據介紹,針對當前平臺企業從事支付等金融業務存在的突出問題,央行約談各平台企業,要求其有序落實整改要求。 目前,一些監管措施已逐步形成制度規範,部分反壟斷監管要求已納入《非銀行支付機構條例》草案,進入實質性立法階段。
“支付領域反壟斷有待深入。” 業內專家表示,部分支付機構使用低價傾銷、交叉補貼等不公平競爭方式搶佔市場份額,壟斷使用者、流量和數據,限制其他機構競爭。 部分平台企業追求規模效應,持有多個金融業務牌照並開展綜合性金融服務,極易造成風險交叉傳染。 長此以往,不僅不利於自身創新,還會擾亂市場秩序、壓制產業長遠發展,進而削弱我國電子支付行業整體領先優勢。
在此背景下,支付領域互聯互通的步伐加快。 拼多多與美團等已接入更多支付管道,包括微信支付、支付寶、銀聯雲閃付、蘋果支付(Apple pay)等。 截至目前,微信小程式、淘寶已經可以支援銀聯雲閃付,微信支付收款碼與銀聯雲閃付App已可互認互掃。
接下來,支付嚴監管將成常態。 范一飛表示,新形勢下仍須始終堅持支付行業嚴監管。 支付涉及千家萬戶,保護老百姓切身利益,就必須加強監管。 要堅持常態化嚴監管,堅決防止支付機構因內外部原因鋌而走險,為違法違規行為提供支付通道或挪用客戶備付金,必須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和更實舉措,切實防範和化解各類風險挑戰。 (經濟日報記者 陳果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