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財報會和胡厚崑演講乾貨匯總:仍增長、沒養豬、芯片團隊還在
華為發布2020年度報告,報告顯示華為銷售收入8,91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8%,淨利潤64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2%。同時,在中國深圳,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面向全球,通過社交媒體十種語言進行了年報和公司戰略解讀。胡厚崑說:“去年小徐總(徐直軍)在解讀公司年報後留下懸念——不知道明年華為還發不發得了年報。今天,華為如期發布年終報告,而且和往年一樣請KPMG做審計,打破這一懸念。”
胡厚崑在演講和採訪中提到很多大家關心的手機業務、海思團隊、芯片儲備、美國製裁等問題,喜憂參半,我們將胡厚崑講話重點總結如下:
1、在消費者業務板塊,手機業務受損,但損失基本被可穿戴、PC等其它板塊彌補。
2、運營商業務保持穩定,企業業務保持較快增長,其中華為雲增幅達到168%,全球最快。
3、供應形勢依然不明朗,但華為計劃中的旗艦機型還是會推出。
4、下一步,鴻蒙將落地手機。目前已有20多家硬件廠家、280多家應用廠商參與華為鴻蒙系統建設。
5、海思團隊非常穩定,積極投入工作,他們有很多創新工作要做。
6、華為應對To B業務需要的芯片供應沒有問題。
7、華為不是去養豬了,而是仍然立足聯接和計算,聚焦ICT基礎設施。
面對不公平對待,胡厚崑也發出呼籲:
“一個政治決策,讓產業鏈不同環節都在受損,是不是應該及時糾正。”
“從華為過去兩年的遭遇來看,我們高度依賴的全球供應鏈在地緣政治影響下被破壞了。但我不知道這樣的破壞誰在從中得利。從產業鏈角度看,產業鏈上下游其實都是受害方。”
在胡厚崑超100分鐘平和、坦誠的溝通中,我們看到地緣衝突下中國企業的不易,也得知其砥礪前行,看到智能產業接下來的發展方向。
迷霧中潛藏希望,我們將胡厚崑的演講內容及關鍵問題做了不改變原意的總結和編輯:
一、營收同比增長3.8%,智能手機業務損失可被抵消
(今年依然發布年終報告)一方面很驕傲,一方面是面向客戶、合作夥伴、媒體的責任。不管經營如何,我們將真實情況呈現出來,在一起討論。
去年一年對世界影響最大的是疫情,對華為也不例外,疫情下華為主要做了以下幾件事:
1、採取大量措施,保障海內外員工快速投入工作。有了這個保障,我們在疫情中保證所有網絡不中斷。隨著大量活動轉到線上,網絡流量大幅增加,網絡保障、優化升級重要性尤其顯現,全球170個國家保障網絡不出問題。這是華為在去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2、我們通過科技幫大家抗擊疫情,除了向90多國家提供ICT設備、醫療物資等捐贈物資,還通過新的數字化技術、雲、智能到醫療、教育等領域。
在財務方面,華為去年全年收入8,91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8%;淨利潤640億元,同比增長3.2%,整體表現符合預期,經營較穩健。2020年,華為提高了供應、研發、物料儲備等方面投入。
具體來看,2020年華為運營商業務保持穩定,企業業務保持較快增長。
在消費者業務方面,去年由於供應問題,銷售受到影響,出現下滑。但同時基於“1+8+N”戰略,手機之外“8+N”中的可穿戴、平板、PC業務獲得較快增長,一定程度抵消手機業務損失。但總體來說這一板塊因受到不公平對待,未達預期。
在區域情況,華為在中國區表現亮眼,收入達584.9億元,營收佔比達65.6%,同比增長15.45%。
二、疫情下企業上雲速度提前1~3年,九成企業將部署AI
下一步我們怎麼看市場,業務戰略如何考慮?
我們在疫情中看到了很多值得關注的變化,下圖是用GCI指數(全球聯接指數)衡量各大國家數字經濟發展進程。可將全球國家分起跑者、加速者、領跑者三類。取人均GDP預測,疫情之後領跑者受到影響小一些,量化是50%。站在ICT角度來看,當國家ICT能力較強,能抵消疫情帶來的影響,也有助於在疫情后更快恢復經濟。
當然大家會說影響經濟因素很多,而今天數字技術快速發展,ICT對國家經濟發展發揮到基礎作用。
我們的第二個觀察是在企業層面,根據IDC報告,後疫情時代出現“六大永久變化”的趨勢,其中統一的趨勢是數字化進程會加快,這與華為自己做得統計調查是一致的。
後疫情時代,86%大企業都預計數字化投資在疫情增加,1/4增加20%以上。我們發現,疫情后,企業上雲積極性高漲。去年,華為雲在國內增長非常塊。我們預計疫情對整個企業的雲化速度提前1~3年。我們統計分析後預測2025年,90%大企業將部署人工智能。
企業數字化進程除了體現在投資商,還體現在企業數字化深度不斷增加。To C數字化倒逼To B數字化,內部運營實現深度數字化,甚至企業自身數字化向上游供應商數字化。
三、華為沒養豬,還是不放棄ICT發展機會
數字化對華為未來的業務戰略有重要影響,華為業務戰略大的方向沒有改變。
先前有媒體報導,華為是不是要養豬了?這都不是真的,我們還是聚焦ICT基礎設施。
目的,我們看到數字化不可逆轉,華為自身定位一是社會數字化轉型使能角色,另一個聚焦消費者體驗實現全場景數字化。這兩個方向未作任何改變。
我們看到ICT發展,對華為來說不是放棄的機會,我們還是立足聯接和計算。
在聯接方面,華為會在5G、數字通訊、光通訊持續投入,進行理論投入,使整個社會的連結能力更強。在計算方面,我們通過架構性創新滿足客戶需求。最終幫大家實現,讓云無處不再,讓智能無所不及。AI依賴於聯接和計算。
1、5G:網絡部署完畢,1~n發展將到來
具體來看,在聯接的5G方面。當下5G部署進入高潮期,中國走在前面。5G步好網後,下一步是怎麼用好網。
我們看到To C業務越來越多,比如基於VR、AR應用層出不窮等。同時To B應用也走到拐點,從懷疑、暢想走向了實踐。中國有1,000多個運營商和應用合作的項目,覆蓋到了交通、能源、製造、以聊等20多個行業。
當下圍繞行業應用的創新非常多,下一步將帶來從1到n的發展,有一批項目將被大規模複製。
行業應用離不開生態支持,面向5G應用的各種模組越來越多,各種終端管越來越多,生態和應用相輔相成。
我們對5G應用、商業前景充滿信心。
2、雲:華為雲增幅達到168%,三大關鍵抓手
華為在2017年發布華為雲戰略,正式進入公有云市場。
過去三年我們取得關鍵進步,主要有三大關鍵戰略抓手:
(1)統一的擎天架構,適配共有、混合、邊緣不同應用場景。每個企業轉型節奏不一樣,怎麼上雲會出現不同場景,因此需要用統一架構覆蓋不同雲形態。
(2)華為在雲上扮演使能者,聚焦數據、AI、應用三項使能。我們幫助各行各業夥伴加快用戶上雲速度。
(3)在生態方面,我們過去幾年下了大功夫。我們認為只有強大生態,才能將華為雲能力發揮出來,目前已有19,000多夥伴、160萬開發者,雲上部署超4,000多個應用。2020年最新排名華為成全國第二供應商,在全球增速是最快的,增幅達到168%。
3、消費者業務:立足鴻蒙操作系統、HMS、AI三大關鍵技術
剛剛講了ICT基礎設施,我們還有一塊聚焦的是消費者業務。
面向未來,我們提供以用戶為中心的五大場景,打造全場景智慧化體驗。聚焦家居、辦公、出行、運動出行、影音娛樂高頻場景,打造智慧化場景。
從核心來講,我們希望通過三項關鍵技術——鴻蒙操作系統、HMS、AI,驅動全場景體驗升級。在此基礎上,和夥伴持續打造服務和硬件兩個生態。
鴻蒙已經面向全場景大屏、可穿戴設備等使用落地。下一步,鴻蒙將落地手機。目前已有20多家硬件廠家、280多家應用廠商,參與華為鴻蒙系統建設。
在生態打造方面,HMS生態發展超預期,目前成第三大移動業務生態。生態中,註冊開發者達230萬,其中國外30萬,目前已在170多個國家鋪開,7億華為手機用戶在使用這一系統。
這些努力最終支持消費者領域,打造用戶為中心的全場景用戶體驗。
我們需要更多在開放合作。在企業和消費者領域,我們也需要與更多開發者,打造一個強大生態。
面向企業,千行百業的數字化場景複雜,場景化解決方案需要開放生態來支持,需要在使能開發者方面做出大量努力。華為努力在傳統電信行業組織、垂直行業組織扮演積極角色。共同努力建設開放生態,對企業、產業、國際社會都很重要。
四、企業業務芯片供應充足,還會繼續發旗艦手機
當胡厚崑對2020年度報告和公司戰略解讀完之後,部分記者對他進行了採訪。採訪中,我們聽到了關於芯片、美國製裁、海思團隊、智能手機業務等眾多關鍵問題。關鍵問題總結整理如下:
問題一:華為在面對打壓情況下,如何實現增長?
胡厚崑:
我們去年增速明顯放緩,去年確實很不容易。增速放緩背後,坦率講,美國打壓給我們帶來了直接影響,尤其是對消費者業務。
我們業績取得小幅增長,一方面出於自己努力,積極採取措施,供應實現多元化,提供公司支撐保障;同時我們依然堅持基礎創新投入,去年研發投入佔15%以上,是歷年研發投入是比較高的水平。通過持續創新、保障供應,使得業務連續運營,另外還得益於夥伴、客戶信任支持。
(另一方面)從客觀上來說,華為去年增長也是順勢而為。去年增長背後,還是抓住幾個關鍵性機會:
1、在產業維度,疫情促使運營商業務保持了穩定,網絡覆蓋、服務需求增加。
2、在政企業務方面,我們過去幾年實現兩位數增長,去年也不例外。
3、在終端方面,雖然手機業務下滑,但在“+8”、“+N”方面實現兩位數增長,業務上抵消智能手機影響。
從地域上來看,華為在中國市場佔65%比重,運營商、政企、消費者、市場表現都很亮眼。
我國5G部署在去年基本告一段落;政企方面,中國各行各業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走在領先者地位,我們看到非常旺盛的需求。不管各類數字設備解決方案、還是雲服務,這些都得益於各行各業數字化進程。在消費者業務方面,整個中國市場在這塊上還是有很好的收穫。
問題二:華為今年芯片供應緊張情況下,智能手機發展如何,如何應對阻礙?
胡厚崑:
從今年來看,供應形勢依然不明朗,難以預測本身有什麼變化。但我們計劃中的旗艦機型還是會推出,比如最近剛發布的第二代折疊屏手機,依然保持“一機難求”的江湖地位。
而且相信,未來幾年,可以保持市場領先者地位。但從消費者業務來講,手機是一個部分。手機只是消費者業務的一部分,關於消費者業務戰略前文已有解讀。
問題三:新美國政府可能進一步推動中美脫鉤,如何看待長期影響?華為什麼時候生產自產高端芯片?
胡厚崑:
地緣政治衝突,對華為這樣企業產生影響,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
從華為過去兩年的遭遇來看,我們高度依賴的全球供應鏈在地緣政治影響下被破壞了。
但我不知道這樣的破壞誰在從中得利。從產業鏈角度看,產業鏈上下游其實都是受害方。
從華為來講,大家看到,去年一部分業務下滑,是直接受制於全球供應鏈被政治性破壞產生的影響。另一方面,從上游供應商來說,他們也是受害方,往年向美國供應商採購都是100億~200億水平。
在這樣的衝擊下,(上游供應商)他們也是受害者。並不是華為不買了就空缺,當然也會彌補一部分。但是,也有其他的供應商會把這部分(市場)拿走。而且由於美國製裁中有很多不公平要求,使得未來供應想方設法避開美國影響。
華為在這個過程中,作為受影響一方感到非常不公平。其實從目前來看,來自美國的上游供應商在受損,華為在受影響,下游消費者權益也在受損。
一個政治決策,讓產業鏈不同環節都在受損,是不是應該及時糾正。
關於芯片供應問題,華為確實在過去兩年為了應對不公平制裁,投入了很多資源進行儲備,應對To B業務需要是沒有問題的。
最終芯片供應改善,還是要取決於全球化產業鏈供應什麼時候得到修復。
現代人類社會發展對芯片依賴度越來越高,比如全球汽車行業受到芯片供應不足受到很大影響。因此全球化半導體供應鏈已經成為全社會發展基礎,因此我們需要重新思考合作來解決這一問題。
問題四:華為旗下的芯片設計公司海思團隊的情況如何?
胡厚崑:
海思團隊非常穩定,積極投入工作,他們有很多創新工作要做。
華為公司的定位還是ICT系統設備供應商,作為一個系統設備供應商,華為對全球化芯片產業鏈依賴很大,海思作為華為一個設計單位,參與到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合作模式去了。
我們認為基於全球合作的產業鏈形式依然會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的主流,我們堅持開放合作的創新。另外一方面,也希望各國政府能夠幫助,能夠去強化這樣的全球化合作。
五、“相信華為這樣的創新企業,對人類社會還是有貢獻的”
在結束演講之前,胡厚崑特別強調了最後一張PPT是很重要的。
他自問自答,華為做了這麼多創新,目的是什麼?
創新要給人類社會做貢獻,能支持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華為年報中有專門可持續發展章節,華為有專門的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在這一方向下,又有不同的側重。胡厚崑通過四個關鍵詞這樣解讀:
1、數字包容
數字經濟發展越快,越不能讓一些人掉隊。我們關注用更創新設備、低成本聯接未實現聯接的人們。全球50%人沒享受過互聯網服務。為此,華為開發了農村ICT設備,遍及60多個國家,通過數字技能普及,幫學生接受更好數字教育。
2、綠色環保
我們不僅減少自己的碳排放,自己園區建光伏電站,同時幫客戶減少碳排放,通過光伏技術融合,大幅提高發電效率,並在用電側降低數據中心等設備能耗。
3、安全可信
通過多年努力,我們從來沒出現過嚴重事故,還將加強自己創新,積極推進開放合作,支持產品、解決方案、服務讓客戶感到安全放心。
4、和諧發展
我們聚焦讓員工得到更多關愛,如疫情期間員工放在第一位,向海外員工發送各類物資、進行培訓。華為員工以安全健康狀態,只是關愛員工發展的一個方面。
相信2021年往前看,依然是機會挑戰並存的一年。一方面我們看到整個社會數字化展示的就大機會;也認識到前進中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包括疫情、地緣衝突等,華為還是有決心從戰略上保持定力,不管外界發展什麼,我們還是把自己事情做好。
胡厚崑說:“我相信華為這樣的創新企業,對人類社會還是有貢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