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WONGCW 網誌
  • 首頁
  • 論壇
  • 微博
  • 壁紙下載
  • 免費圖床
  • 視頻下載
  • 聊天室
  • SEO工具
  • 支援中心
  • 表格製作
  • More
    • 在線名片
    • 網頁搜索
    • 天氣預報
    • 二維碼生成器
  • Search Icon

WONGCW 網誌

記錄生活經驗與點滴

姓名誤用?中國學者“學術碰瓷”遭前哈佛教授炮轟

姓名誤用?中國學者“學術碰瓷”遭前哈佛教授炮轟

2021-02-21 Comments 0 Comment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國內“學術造假、圖片誤用”等事件剛剛過去,學術界又上演了一出“學術碰瓷”鬧劇。近日,知名學術打假網站Retraction Watch發表主題文章,直指中國學者學術造假。

文章指出,中國學者涉嫌冒用前哈佛副教授、MIT-IBM Watson AI 實驗室總監David Cox的名字發表學術論文。David Cox已公開證實此事件,並在Twitter發文稱“整個事件讓人感到噁心”。

同時文章還強調,更讓人覺得荒誕的是,涉事者在論文署名中還偽造了一位不存在MIT教授。

這一事件曝光後,不少網友調侃稱,難道這是“名字誤用”?實在讓人大跌眼鏡!

據了解,目前相關平台已經撤銷了所有涉事論文。

前哈佛教授,無故成論文合著者

據Cox介紹,他有時常瀏覽期刊網站的習慣,近日他在DBLP(一個計算機科學領域的論文網站)網站搜索論文時,發現自己赫然出現在了兩篇論文的合著者之列,而自己從未參加過該項目,與其他合著者也並不相識。

可能出現了重名,起初Cox並沒有太在意。但當他打開論文PDF時,發現自己的個人照片竟然出現在了作者詳情頁中,而且郵箱地址也和自己的完全一致。

這兩篇論文題為《 FCM集群:澳門城市智能交通的云網絡模型》和《基於轉移學習算法的物聯網系統移動網絡入侵檢測》均發表在了Springer Nature旗下的Cluster Computing《集群計算》雜誌上。

其中前者發表於2017年10月,被引用4次,後者發表於2018年1月,被引用14次。

在確認對方確實冒用了自己的身份後,Cox怒了,他第一時間與出版方取得聯繫進行了投訴,並在社交平台發表多條推文指責其行為。

據了解,David Cox在AI圈兒頗具名望。

David曾是哈佛大學自然科學、工程和應用科學系副教授,獲得過多項榮譽,包括理查德和蘇珊·史密斯基金會生物醫學研究卓越獎,谷歌計算機科學學院研究獎以及羅斯林·艾布拉姆森大學本科教學卓越獎。

同時,他教授的有關“神經科學基礎”的在線課程吸引了來自全球的750,000多名學生;他領導的AI實驗室走出了多位知名學術專家和企業創始人,後者涉及醫療保健、自動駕駛等多個行業。

另外,他目前所在的MIT-IBM Watson 人工智能聯合研究中心成立於2017年,耗資2.4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5 億元)建成,是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高校與企業的長期合作項目之一。

該實驗室聚集了IBM和MIT眾多優秀研究人員,David Cox作為實驗室主任帶領他們共同致力於人工智能的基礎研究,以解決AI前沿領域難以攻克的問題。

偽造作者,MIT教授也中招

中招的不止David Cox一人,在隨後的調查中發現,涉事者發表的另外一文章中還冒用了MIT教授Saman Amarasinghe的個人信息。

Saman Amarasinghe是MIT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EECS)教授,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能實驗室(CSAIL)首席研究員,專攻語言設計和復雜的編譯技術,曾帶領團隊開發了Halide,TACO,Simit,StreamIt, StreamJIT,PetaBricks,MILK,Cimple以及GraphIt等特定語言和編譯器,是高性能特定語言領域的全球領導者。

在涉事者發表的一篇名為《Notice of Retraction: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 Macao Based on Deep Self-Coding Learning》的論文中,合著者之列出現了Amarasinghe的個人照片和信息,但將教授的名字改成了Bill Franks。

至今Amarasinghe未對此事件發表置評。

當時這篇論文發表在《IEEE Transactions in Industrial Informatics》雜誌上,事件曝光後,IEEE雜誌立即進行了撤銷。該平台負責人Monika Stickel稱,“我們的調查發現有證據表明違反了IEEE政策,並且按照我們的規範,有關文章已被撤回。”

不過,令Cox氣憤的是,直到威脅訴諸法律手段之後,對方才同意撤銷了與其相關的造假論文。

論文撤銷,涉事者開除

Springer Nature雜誌收到Cox投訴後立即進行了處理,並聲稱會對其進行撤稿處理。但在1月28日,Cox發推文稱,Springer Nature只是想對論文進行勘誤,而不是撤稿。

隨後Cox考慮通過法律維護自身權益後,對方在第二天才明確發布了撤稿聲明。

對於整件事的來龍去脈,涉事者為何將Cox列入合著者,Springer Nature調查後解釋了兩點,一是涉事者在Cox的“Good idear”中藉鑑了靈感;二是在論文審核時,平台收到了來自Cox的身份確認郵件,而發送的郵箱地址並未本人官號。

而Cox對這一解釋並不買賬,他說,自己的研究方向與以上論文並不相關,也未公開談論相關話題。他們的目的可能就是為了增加出版機會,或者獲取學術聲譽和經濟獎勵。

需要說明的是,目前相關論文已經全部被刪除,涉事者也已經被開除。Springer Nature說,“沒有人會再與他合作,他也不會再參與發表任何學術論文。”

Cox表示,無論出於何種原因,該事件凸顯了學術出版監管的薄弱,反映出了在AI和計算機科學領域,論文發表規範的普遍缺乏,由此才導致許多論文未經嚴格審核就能夠在線發表。

學術不端事件頻出,如何撥亂反正

事實上,不僅論文署名亂象,論文抄襲、造假等不端行為在學術界也一直存在。據Retraction Watch數據顯示,2012-2015年間曾因學術不端撤銷了1000多篇論文。

近些年,相關不端行為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勢。最近不論是國內國外,知名學者學術不端行為被頻頻爆出。那麼如何應對這一想像?

對於學術出版商業而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過新規對論文進行更嚴格的規範和審核。如Springer Nature研究誠信總監Suzanne Farley說,“我們面臨的根本挑戰是:幾十年來,論文發表一直以信任為基礎,但不幸的是,有一些個人和團體打算欺騙和濫用這種信任。”

據了解,許多論文在正式發表前都會提交到arXiv,而在這個階段並不會啟動同行評審機制。微軟、西北大學研究院Brent Hecht介紹稱:在沒有同行評審的情況下,論文合著者是論文質量的一種代表。

更重要的是,在審核方面沒有嚴格的規範。此次事件的出現,就在於涉事者沒有使用作者的官方電子郵件地址發送身份確認信息,卻通過了平台審核。

因此任何信任都需要一定的規範作為基礎,同時,維護學術界的公平、公正是每個學者的責任,而它最終受益的也是每一個人。

最後,借用Cox所說:“如果不想破壞公眾對同行評審的信任,此類事件真的不應該再發生。”

引用鏈接:

https://www.wired.com/story/ai-research-paper-real-coauthor-not/

David Cox

https://twitter.com/neurobongo/with_replies

“The whole thing is yucky:” When you’re surprised to find yourself as an author on a paper

分享此文:

  • 按一下即可分享至 X(在新視窗中開啟) X
  • 按一下以分享至 Facebook(在新視窗中開啟) Facebook
  • 分享到 WhatsApp(在新視窗中開啟) WhatsApp
  • 按一下以分享到 Telegram(在新視窗中開啟) Telegram
  • 分享到 Pinterest(在新視窗中開啟) Pinterest
  • 分享到 Reddit(在新視窗中開啟) Reddit
  • 按一下即可以電子郵件傳送連結給朋友(在新視窗中開啟) 電子郵件
  • 點這裡列印(在新視窗中開啟) 列印

相關


網絡資訊

Post navigation

PREVIOUS
全球芯片荒加劇三星電子、恩智浦被迫停產
NEXT
蘋果首款“無線充電寶”曝光三方配件廠商笑了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More results...

Generic filters
Exact matches only
Search in title
Search in content
Search in excerpt
Filter by 分類
網站公告
Featured
赫思醫美
限時免費
Windows 軟件下載
系統軟件
辦公軟件
圖像處理
影音媒體
網絡軟件
應用軟件
Mac 軟件下載
安卓軟件下載
網絡資訊
Mac資訊
Linux資訊
VPS資訊
NASA資訊
WordPress資訊
WeChat資訊
PHP資訊
教學資源
開源程序
網頁工具
SEO工具
醫療健康
其他資訊
Content from
Content to
2021 年 2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 1 月   3 月 »

分類

  • 網站公告
  • 赫思醫美
  • 限時免費
  • Windows 軟件下載
  • 系統軟件
  • 辦公軟件
  • 圖像處理
  • 影音媒體
  • 網絡軟件
  • 應用軟件
  • Mac 軟件下載
  • 安卓軟件下載
  • 網絡資訊
  • Mac資訊
  • Linux資訊
  • VPS資訊
  • NASA資訊
  • WordPress資訊
  • WeChat資訊
  • PHP資訊
  • 教學資源
  • 開源程序
  • 網頁工具
  • SEO工具
  • 醫療健康
  • 其他資訊

彙整

近期文章

  • 暑假矯正季,讓笑容更閃亮! 2025-07-18
  • 告別鬆弛皺紋!熱瑪姬的『射頻技術』如何打造凍齡肌膚? 2025-07-18
  • Firefox新版本將支援Chrome已有多年的WebGPU功能 2025-07-17
  • 彩虹正式上架統信UOS 直接運行Windows應用 2025-07-17
  • 美團高層承諾:將保證美團騎士收入永遠站穩藍領第一梯隊 2025-07-17
  • 科尼賽克CEO直言:電動超跑沒有靈魂我們不造 2025-07-17
  • HTC預告VIVE神秘新品或為首款智慧眼鏡 2025-07-17
  • 據傳PS5 Pro將在明年5月進行性能升級推測為《GTA6》做準備 2025-07-17
  • 德國玩家偏愛A卡銷量佔65%超NV:RX9070XT賣最好 2025-07-17
  • 三星和SK海力士因意外需求推遲DDR4記憶體淘汰計劃 2025-07-17

熱門文章與頁面︰

  • 無3C行動電源禁止登機一文看懂到底什麼是3C認證、如何分辨真偽
  • Autodesk AutoCAD 2020.1 正式版-簡體中文/繁體中文/英文
  • 告別鬆弛皺紋!熱瑪姬的『射頻技術』如何打造凍齡肌膚?
  • 思恩時代開業福利
  • 巴西一11歲女孩長了81顆牙齒醫師直呼活久見
  • 鳥寶寶有多內捲?為了讓父母投餵自己長出恐怖的嘴巴
  • 您可以在Windows 11 24H2 中找回WordPad
  • 一鍵GHOST v2020.07.20 正式版-硬盤版/光盤版/優盤版/軟盤版
  • 暑假矯正季,讓笑容更閃亮!
  • 據傳中芯國際將於2025年完成5nm製程升級但成本遠高於台積電

投遞稿件

歡迎各界人士投遞稿件到admin@wongcw.com

請提供以下資料:

1.你的名字

2.你的電郵

3.分類目錄

4.文章標題

5.文章摘要

6.文章內容

7.文章來源

 

聯繫我們

查詢,投稿,商務合作:
​admin@wongcw.com
​技術支援:
​support@wongcw.com
​客户服務:
​cs@wongcw.com

QQ群:833641851

赫思醫美

快帆

MALUS

極度掃描

DMCA.com Protection Status

WONGCW 網誌

  • 免責聲明
  • 捐助我們
  • ThemeNcode PDF Viewer
  • ThemeNcode PDF Viewer SC
  • Events

服務器提供

本站使用之服務器由ikoula提供。

聯繫我們

查詢,投稿,商務合作:
​admin@wongcw.com
​技術支援:
​support@wongcw.com
​客户服務:
​cs@wongcw.com

QQ群:833641851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