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智能手機時代小而美的手機格局注定終結
提到堅果、魅族、一加這幾個手機品牌,你會想到什麼?極客、執著、死磕?系統、設計、情懷?用“小而美”或許能概括他們的共同特點。而這些玩家,有的黯然退場,有些開始做智能家居,有些則放棄了“極致”追求,為了生存妥協。
單純追求“小而美”的道路,在今天的智能手機行業中,似乎有點行不通了。

堅果R2可能成為堅果手機的絕唱;魅族轉型做AIoT,新旗艦杳無音信;曾經堅持不將就的一加,如今研發團隊併入OPPO,創始人兼CEO劉作虎重新回歸OPPO,產品線也開始向中端拓展。
在一次採訪中,當問起魅族18 能否在2021 年春節前跟大家見面時,魅族營銷總裁萬志強說,“看這個春季是多長吧。”對於這些手機小廠來說,再迎“春天”或許已成奢望,而“小而美”的時代,也即將畫上句號。
他們究竟做錯了什麼,還是時代不留情?“大人,時代變了”。
堅果站著餓死,魅族一加妥協“還俗”
在堅果、一加、魅族的身上,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他們的粉絲,往往並不是他們的用戶。今日頭條2018 年曾發布一份數據,關於品牌粉絲中實際用戶數量的佔比,堅果墊底,約為5%,一加約為6%,而魅族約為15%。
在國產品牌中,這三個品牌位列後三名。而相比之下,小米、OPPO、vivo的這一比例都在35%以上。
有多少重視手機操作系統而關註一加的用戶最終選擇了小米,有多少因為關注堅果TNT多設備協同的用戶手握蘋果感嘆iOS生態真香?曾經的錘子手機輸在了品控上,而今天的堅果手機,依然倒在了同樣的地方。
去年下半年,在驍龍865旗艦推出八個月以後,堅果R2姍姍來遲,但4499元的價格卻一點沒有遲到的“歉意”。在配置上,站在2020年的尾巴上看,驍龍865、90Hz高刷屏、1億像素四攝和55W快充,只能說讓它成為了一部“水桶機”,沒有太多遺憾。但216g的重量,9.5mm的厚度,讓即使搭載了Smartisan OS的堅果R2也顯得不夠“輕快”。隨後,不少用戶都反饋出現了“花屏”的現象,而京東評價的好評率僅有89%,要知道,在數碼類產品中,商品好評率一般都在98%以上,問題的嚴重性可以見得。
後來有銷量統計平台給出數據,堅果R2 即使走量的低配版,首月銷量也僅有3000 部左右。
就在1 月18 日堅果團隊官宣堅果手機及TNT 顯示屏業務將停止研發後的第二天,堅果R2 標準版直接暴降了1500 元,從4499 元一路殺到2999 元。
未來,堅果可能將協助字節發力教育類硬件產品,比如教育平板、早教機、智能語音筆甚至是早教檯燈。新冠肺炎疫情帶動了在線教育和居家學習,可以說,教育市場對於堅果來說也不失為充滿希望的新征程,但屬於堅果手機的時代,可能已經結束了。
魅族這邊,情況也不容樂觀,雖然還沒有走到山窮水盡、“嫁做他人婦”的那一步,但手機業務的“難產”確是實打實的。在去年的驍龍865 手機上市潮中,魅族17 就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雖然3 月中旬官方就開始了預熱,但直到五一長假後的第一天,魅族17 才正式發布。
魅族17 的發布距離魅族16,整整過去了639 天,魅族營銷負責人萬志強說,17 系列也是魅族歷史上,設計時長第二長的產品。不過現在看來,魅族17 的設計時長名次可能又要往後排了。
2020 年年底,魅族在總部大樓上突然掛出了“Lipro 歡迎光臨”的巨型海報,並在第二天宣布了要進軍智能家居領域。
1 月5 日,就在驍龍888 旗艦已經扎堆第一波“搶首發”的時點上,魅族開了自己的智能家居發布會。在一場媒體採訪中,對於大家最為關注的魅族18 系列,萬志強說,它推出的時間應該不會很早,“我們需要好好看看應該怎麼做。”如果一款產品到今天還在思考如何做,那麼真正上市的確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在採訪現場魅族Lipro 智能家居總裁張冬慧補充說,他們一定要把整個產品體驗做到最好的時候才會滿意。
▲左:萬志強,右:張冬慧
的確,要把產品體驗做到最好,這也是魅族自始至終所重視的,但現在,留給魅族的時間真的不多了。每一個廠商都在說要把產品體驗做到最好,但好的產品體驗和產品口碑,都是通過過硬的產品力、牢固龐大的用戶群體一步一步積累下來的。
對於寧做“異類”的魅族來說,難以走出市場銷量的泥潭一直是困擾它的大問題。成立於2003 年的魅族,經歷了智能手機的崛起、經歷了中華酷聯時代、經歷了華米OV 時代,每個時代都有他的身影,但每個時代,主角光環都未曾青睞於它。
2015 年的巔峰時期,魅族年銷量曾經達到過2000 萬部的水平,手握阿里5.9 億美元的投資,魅族一年辦了6 場發布會,推出了14 款新機,鄧紫棋、汪峰接連站台。但這次的激進嘗試,以巨額虧損告終。
2017 年黃章回歸,但“那個男人”也沒有拯救魅族,有時候,機會就是轉瞬即逝。從2017 年到2019 年,白永祥下場、楊顏退居二線、李楠離職做起了極客外設生意。
▲左:楊顏,中:白永祥,右:李楠
今天,魅族對新旗艦的發布含糊其辭,大談智能家居,但缺少了或為手機、或為智能音箱的“核心入口”,智能家居生態又該從何談起?根據CINNO 近日發布的四季度國內手機市場銷量出爐,魅族全年銷量剛剛突破百萬部,對於3 億多出貨量的國內市場,佔比不足0.5%。
相比堅果、魅族,一加應該是這三家中生存環境相對更好的,當然,一加家底殷實,有OPPO在背後撐腰。其實相比紅米之於小米,一加之於OPPO要更加獨立。在北美市場,一加在高端手機市場中一直與蘋果、三星位於第一陣營,在印度高端機市場中甚至幾經登頂。
曾有一家科技媒體形容一加手機,就像一個“戴著眼鏡的瘦高理工男”,極客、死磕、不將就,都是一加一直以來塑造的形象。曾經,一加一年只有一款旗艦,而這一款旗艦,必屬精品。2019 年一加斥資1 億美元,專門跟三星定制了一塊2K 90Hz 屏幕,讓一加7 Pro 成為了“一代神機”,一加“屏幕好”也成為了業內共識。但2019 年的高光時刻是短暫的,2020 年一加過得併不容易。
根據CINNO統計數據顯示,其國內市場2020年銷量不超過300萬部,為了更好地生存,一加做出調整。去年7月,一加推出了自己的首款中端安卓機一加Nord系列,搭載驍龍765G,不過僅在海外市場開售。也同樣在7月,一加發布了旗下第一款智能電視,並且在亞馬遜平台獲得了當月32英寸和43英寸的銷量、銷售額雙冠軍。

在競爭激烈的2020 年,各家下半年新機頻頻,一加顯然坐不住了,雖然一加8 系列已經發布,但又在下半年發布了一加8T 系列,主要在處理器和充電上進行了小幅升級,綜合來看,這的確是一部幾乎無死角的“水桶機”。但是,其“泯然眾人”的背部、屏幕設計,不由得令人感嘆,一加,終究為了賣貨,為了生存,心急了。當然,這無可厚非。

▲一加8T
從TWS 智能耳機到智能電視,再到中端機產品線的擴展,從極致旗艦到“水桶機”,正如劉作虎在去年年底發布的內部信上講的一樣,一加將不止於“小而美”。今年,一加還要推出自己的智能手錶,沒錯,一加也在做生態,也要拓展更多的品類和更多的用戶群。而這背後,毫無疑問依託的是OPPO 這棵大樹。
綜合2020 年表現來看,一加在銷量上略高於魅族,但與主流廠商還不在一個量級,而從一加7 系列“封神”之後,其品牌聲量也越來越小。去年12 月一加的研發就已經併入OPPO,據了解一加研發崗位新員工的Offer 都是由OPPO 發出的,而劉作虎也回歸OPPO 擔任高級副總裁、OPPO 產品線總負責人。

▲劉作虎
一加官方特別發布聲明說道,劉作虎一加創始人兼CEO 的身份保持不變。一加還是那個一加,但那份熟悉的味道,似乎變得淡了許多。
寡頭時代,“大哥帶小弟”闖出一片天
堅果、魅族和一加的“小而美”似乎走不通了,但另一邊,在巨頭爭霸,寡頭當道的今天,許多“小廠”卻依然生龍活虎,甚至銷量一路飆升。realme 和iQOO 無疑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兩個品牌,realme 在2019 年5 月回歸國內市場,而iQOO 也是同年2 月成立,可以說是同時發力國內手機市場的兩個子品牌。
成立半年,iQOO在2019年的第三季度做到了中國市場TOP7的位置,而realme這邊,在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5G手機市場中出貨量躋身TOP5。近期Counterpoint剛剛發布報告,數據顯示,realme在2020年第四季度全求市場的出貨量同比暴漲80%,體量已經達到大約華為的40%。

realme 和iQOO 的共同的特點之一,就是死磕性價比,在某種程度上,他們也成為了紅米最主要的競爭對手之一。甚至在今年的iQOO 7 系列旗艦發布前,紅米掌門盧偉冰直接公佈了還沒發布的紅米K40 系列2999 的價格。
盧偉冰此中意味不難體會:“別買別的了,踏踏實實等紅米吧!”在驍龍865、天璣1000、天璣800、天璣1000 Plus 等多款主流手機芯片的手機發布潮中,realme、iQOO 和紅米手機的價格戰情況大都十分焦灼,價格差距一般在百元左右。在驍龍865 旗艦系列中,三家的產品起步價均在2500 元左右。
realme 在百元機市場中一度推出了999 元的realme V3,也成功將5G 手機的入門價格拉到了三位數。有業內人士告訴智東西,其實realme 的很多千元手機可能根本不賺錢,甚至是虧本在賣,可以看出來打的有多“狠”。
而在這個“狠”的背後,毫無疑問,是OPPO 強大的供應鍊和資金在做支持。realme 在零部件採購、手機生產製造方面,都需要依靠OPPO,而OPPO 則獲得了子品牌為自己拓寬用戶覆蓋面。
類似的,iQOO 也是依託於vivo 的供應鍊和自有製造能力,據媒體報導,vivo 僅自家東莞長安的手機工廠年產能可以達到7000 萬部左右。
進入“後智能手機時代”小而美的終結已成定局
對於OPPO 和vivo 來說,realme 和iQOO 所主打的年輕化、電競味、極致性價比,都可以為母品牌拓展用戶覆蓋範圍,以及增加產品價格段的覆蓋面。要知道,OPPO 和realme,vivo 和iQOO,在手機操作系統層面都是打通的,共用一套系統,將來即使做AIoT 生態,也可以很好的解決不同品牌設備間的兼容性問題。
CINNO Research 資深分析師周華在與智東西的深入交流中就提到,一個主品牌下可以分出很多子品牌,這樣不同的產品系列可以主打不同個性化需求的市場,然後通過主品牌的體量和影響力控制供應鏈。不論在驍龍865、天璣1000 Plus 還是驍龍888 的首發潮中,我們都能看到realme、iQOO 的身影,很大程度上他們都是憑藉OPPO 和vivo 拿到的芯片庫存。子品牌虧錢砸市場,母品牌花錢買用戶、市場佔有率,歸根結底,都是一家的生意。
“小而美”模式下的廠商,對供應鏈的掌控力普遍偏弱,比如議價權、缺貨時的鎖貨能力都較弱,這就意味著他們的成本管控和品質管控能力會偏弱。在周華看來,消費電子市場競爭非常激烈,目前利潤率較低,所以這種廠商就很難長期生存下去。
“過去手機是增量市場,大品牌吃肉小品牌也能喝湯,現在手機市場已經進入平坦化甚至是小幅下滑的階段了,這個時候大品牌自然就會開始侵蝕小品牌市場。”如今全球芯片產業都在面臨缺貨問題,在這個時間點上,魅族旗艦的延遲似乎也能夠理解,畢竟,它與巨頭品牌搶芯片庫存話語權相對較弱。

對於手機行業呈現出的這種馬太效應,周華認為,“手機這類消費電子長期趨勢就是向頭部集中,未來就是品牌力的競爭和供應鏈的競爭。”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飚也告訴智東西,目前全球手機市場的大盤銷量是逐年下降的,幾乎已經沒有增量市場的空間。這必然會造成頭部效應更加明顯,而手機市場的內捲化也會更加嚴重。
▲數據來源:Counterpoint
孫燕飚認為,未來手機市場中,中高端手機,也就是3000 元以上機型的佔比會逐漸提升,5G 和其所帶來的視頻時代,對手機的拍照、處理、存儲硬件性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手機市場面臨飽和後,這種結構性的調整也可能是必然趨勢。
他預計,未來中高端機型占比甚至會達到40% 左右,規模可能超過目前的千元機市場。這也帶出了一個問題,高端手機佔比提升,手機均價上漲,品牌力、產品力的重要性就更加凸顯,“你憑什麼賣到這個價格,我為什麼要選擇你?”

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像堅果、魅族這樣的廠商可能就難以回答,因為這並不是“情懷”能夠解決的問題,極客畢竟只是少數,更多的普通消費者,需要實打實的品牌口碑做基礎,才會真正為產品掏腰包。跳出手機市場來看,其實目前各家廠商也都在向著AIoT 生態的建設發力,在孫燕飚看來,我們已經進入了“後智能手機時代”。
“各家廠商都在尋找手機的替代品,智能眼鏡與TWS 耳機的組合或許會成為一種可能。”堅果放棄手機,轉戰教育類AIoT 產品;魅族旗艦手機放緩,先做AIoT 智能家居產品。這也許並非巧合,手機行業濃濃的血腥味已經不適合他們,及時調整或者退出,也不失為上策。
結語:百花齊放時代之後,“小廠”該怎麼玩?
堅果已經收拾行囊準備離場,開始新的征程;魅族發力AIoT,其手機愈加邊緣化的命運已經很難逆轉;對於一加來說,從“小而美”轉向更加務實,多線出擊,抱緊OPPO 大腿其實也不失為一種可行的轉變思路。
從智能手機的爆發,到中華酷聯時代的崛起、散場,再到華米OV 狂飆突進,多少玩家黯然離場,如今,“小而美”的道路似乎也已經走向終結,這條路上的玩家或退場,或重新調整策略和重點,完成轉型。
另一邊,智能手機的戰事永遠不會因為誰的退場而停下,境況只會愈加激烈,“大哥+ 小弟”的模式仍然屢試不爽,存量市場的爭奪中,不知道各家廠商又會給出怎樣的新解法。2021 年,或許再無“百花齊放”,只有巨頭博弈,但技術的進步和創新不會停下腳步。
猶豫,就會敗北,這個時代的“容錯率”已經很低了。而在手機之後,是否會有能夠取代的產品或組合誕生,也令人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