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二手交易平台“潛規則” 超九成消費者中過招
45元“空手套手機”?假貨、違禁品、低俗信息氾濫?今天上午,省消保委發布《二手交易平台消費調查報告》,揭露了當前二手交易平台市場的種種問題,超9成消費者都中過這些“套路”……
記者了解到,本次調查線上有效樣本為10591份。線下,體驗人員以消費者身份在二手交易平台進行模擬操作及購物體驗,體驗調查涉及閒魚、轉轉、閒轉、拍拍、58同城、找靚機、花粉兒、心上、只二、紅布林、萬表、愛回收在內的12個全品類和非全品類二手交易平台,共獲得有效樣本24份。
假貨、高仿品頻現部分平台涉嫌默許售假 線上問卷調查結果顯示,17.1%的消費者遇到“假貨、盜版”問題;10.2%的消費者遭遇“出具涉假鑑定報告”問題。本次線上案例徵集獲得有效案例2295例,其中消費者講述買到假冒偽劣的物品包括手機、化妝品、口罩、衣服、鞋子等。在體驗調查中,體驗員發現12個二手交易平台均明確規定禁止發布假冒商品信息,否則平台將做下架產品、限制交易、封禁賬號等處理。但是,部分平台該規定尚未落實到位,銷售假包、假表、假鞋等現象依然存在,甚至還有平檯面對售假行為姑息縱容,默認該行徑合理。體驗人員在閒轉平台諮詢售賣假貨問題時,平台客服回答稱有假貨可以舉報,但如果賣家註明是假貨、高仿,買家不介意就行,還表示一般正品不會在此平台購買。

而在閒轉、花粉兒、轉轉等多個二手交易平台,商品銷售頁面商家直接標明“高仿”“復刻”等字樣。
發布會現場,記者看到了一支體驗員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購買的“DIOR”口紅,“賣家明確說明不是正品,且平台發布的商品信息也註明了’高仿’字樣。”口紅的包裝盒是破損的,膏體有缺口,分量輕,體驗人員懷疑產品包裝是使用過的真品包裝盒。與客服私聊中詢問到是否是高仿,賣家明確回答不是真的。但這些標題和聊天中明確的售假信息,平台並沒有進行監測,或進行相應處理。
違禁品、違禁信息屢禁不止甚至能買到水彈槍、活體鸚鵡 本次體驗調查發現,電子煙、藥品等在二手交易平台仍然存在。部分平台雖然屏蔽了煙、藥、醫療器械、槍支、野生動物等關鍵詞,但是,換個搜索方式或者直接瀏覽頁面依然會出現相關信息推送。
體驗人員在一平台輸入“電子煙”沒有直接在售電子煙,但輸入具體的品牌(如:iqos)可以看到銷售電子煙,且相關信息不止一條。
還有商家利用二手平台銷售香煙,體驗發現某平台有賣家發布銷售香煙盒信息,但是評論區卻存在詢問或回复銷售香煙的情況,有的直接表露價格,有的回复私聊。平台還有賣家銷售一次性注射器帶針頭、三無產品——萬能藥水等。
目前,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工作要求,市場上水彈槍符合仿真槍鑑定標準,不得售賣或發布,部分平台也有相關規定。但是,體驗人員在平台成功購買一把塑料製的玩具步槍,玩具長0.85米,可裝填水彈,手動單發,購買頁面沒有禁止說明。收到貨物後,發現商品包裝盒上明確警告是模型商品,不適合14歲以下兒童玩耍使用。事後實際測試時,體驗人員在1米和5米分別進行了水彈射擊測試,威力均很大,能夠輕易射穿A4紙。

同時,體驗人員還在某平台購得活體鸚鵡,且通過普通快遞進行運輸送達。我國《郵政法實施細則》明確規定,禁止寄遞或在郵件內夾帶各種活的動物。
此外,二手交易平台雖然明確規定禁止發布涉及人身隱私、色情低俗、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等商品信息,但是,在體驗調查中,體驗人員閒魚、轉轉、閒轉等多個平台仍然發現盜版網課、盜版影音、低俗漫畫、名牌產品空瓶等相關信息,甚至有二手交易平台成為色情交易引流平台。 超九成用戶二手交易有糟心經歷近半數交易脫離平台付款 問卷調查顯示,超過93%的消費者表示在二手交易中遇到各種各樣問題,其中信息不透明、實物與照片不符問題佔比最高。其中信息不透明、實物與照片不符問題佔比最高。比如,江蘇鹽城某消費者在某平台花費20元購買手機盲盒,賣家稱其內有手機配件,收到貨後發現只有一根皮筋,要求退貨,賣家提供退貨地址新疆,運費20,但是發貨地址卻是山東。同時,消保委也發現,廠家直銷、零售商售賣、個人代銷等職業賣家,已經大量充斥全品類二手交易平台,職業賣家打著二手閒置的名義賣一手產品,逃避相關法律法規例如七天無理由退貨等規定,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在買賣財產安全上,有47%的消費者通過私下轉賬的方式和其他方式進行交易。有6.8%買家/賣家遇到過資金未追回的情況。私下交易大大增加了買賣雙方的交易風險。甚至58同城二手交易版塊,大部分發布的二手信息僅支持在線諮詢和電話溝通,沒有線上支付環節,消費者只能脫離平台線下交易,不能有效保障交易安全。 電子產品類回收平台估價低二手奢侈品平台“霸王條款”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電子類產品和奢侈品越來越受消費者關注,本次體驗中,電子產品類二手交易平台回收業務也存在估價低、消費者在交易過程中缺乏自主權等爭議;奢侈品二手交易平台部分條款極易引發消費爭議和糾紛投訴,“水”或很深?在找靚機平台,體驗員先購買了一台型號“魅藍3”的二手手機,付款238元,但是同款手機在該平台最高保價僅132元。體驗人員又將該款手機在拍拍回收進行估價售賣,平台初步估價僅45元,與購買價相差5倍多。同時,在回收服務具體交易過程中,回收前平台客服表示質檢後對價格不滿意可以不出售,但是,體驗人員將手機寄送質檢後,卻在沒有接到任何通知的情形下被告知以45元直接交易成功,即使後期多次溝通表示價格不合理拒絕出售手機,平台客服表示手機已經出售,無法申請退回,最終平台加價50元表示作為補償。


有消費者反映,部分平台規定如果賣家未在一定時間定價,將喪失物品所有權,類似規定極易引發消費爭議和糾紛投訴。在本次體驗中,奢侈品二手交易平台有紅布林、花粉兒、心上、只二、萬表。其中,只二寄賣規定由賣家自主定價,但平台規定若7日內未給定價,將默認放棄物品所有權,交由只二處理。若寄賣期間屆滿後30天內未作出任何操作,默認放棄閒置物的所有權,授權交由只二處理閒置物。紅布林寄賣服務中規定鑑定後24小時內賣家不定價將由平台定價,如選擇極速/中速變現,價格調整也都將由平台操作。

律師認為,此類格式條款有可能涉及消費者的財產或重大權益,是否有效還是待定的。據悉,結合本次二手交易平台消費調查結果,省消保委將對涉及的12個二手交易平台開展集中約談。(圖源:江蘇省消保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