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開發破壞流感病毒的合成分子或導致有效的藥物治療方法
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他們所說的能夠破壞流感病毒的合成分子,有可能導致有效的治療方法。流感疫苗試圖防止病毒的傳播,但每年都要更新,而且有時不是很有效。這種新分子可能導致一種藥物,可以在人們被診斷出流感後治愈他們,縮短康復時間。

目前,抵禦流感的最好辦法就是每年註射流感疫苗。疫苗的作用非常大,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接種,很多人乾脆選擇不接種。最重要的是,疫苗的效果每年都會有很大的不同,導致有些年份對那些有嚴重健康風險的人來說特別緻命。由於實驗室的一項新突破,這一切都可能會改變。
該研究人員團隊由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超分子納米材料和界面實驗室以及日內瓦大學微生物學和分子醫學系的科學家組成,他們發明的新分子可以殺死引起流感的病毒。這項工作發表在《Advanced Science》雜誌上,雖然沒有產生實際的藥物,但為未來可能利用它的藥物奠定了基礎。
“對於流感病毒,大流行的風險很高,”該研究的共同作者Francesco Stellacci在一份聲明中說。“科學家們每年都要更新疫苗,因為病毒株會變異,有時疫苗的效果會變差。所以,如果還能有抗病毒藥物,可以限制大規模感染的影響,那就更好了。”
“當患者就醫時,特敏福往往為時已晚。”Stellacci說。“此外,抗病毒藥物要想真正發揮作用,就必須具有病毒殺傷力–也就是說,它們必須不可逆地抑制病毒感染力。但今天的情況並非如此。”
展望未來,這種病毒殺傷力分子可能會成為治愈季節性流感的治療方法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使症狀更迅速地得到控制。最終,它可以最終拯救很多很多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