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一種中美洲珊瑚礁魚能“馴養”糠蝦
一個由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和迪金大學研究人員領導的團隊發現,在中美洲伯利茲海域生活的一種珊瑚礁魚能馴養浮游糠蝦為其食物海藻施肥。相關發現或為進一步揭示野生動物最初如何被人類馴化提供線索。
馴養其他物種是一種複雜行為,長期以來被認為是人類特有的行為,自然界中很難觀察到人類以外的物種馴養動物的例子。
格里菲斯大學近日發表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參與的國際團隊在伯利茲海域中觀察到,一種長鰭雀鯛在珊瑚礁附近會變得十分好鬥,因為那里通常長著可作為它們食物的海藻。領地意識很強的長鰭雀鯛會將除糠蝦之外的其他外來生物從其海藻“食物農場”趕走。受長鰭雀鯛保護的糠蝦則會在“農場”大量繁殖,其排泄物則能提高海藻生長質量,並最終使“農場主”雀鯛受益。
相關論文已發表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參與研究的格里菲斯大學環境未來研究所的威廉·菲尼博士表示,雀鯛和糠蝦的互惠關係具有馴養行為的特徵,跟人類飼養家畜的行為沒有什麼分別。
一般認為,家畜的祖先最早就是被人類提供的庇護所和食物殘渣引來後被馴化的。研究人員認為,雀鯛能保護糠蝦免受掠食動物捕食,而糠蝦能在雀鯛提供的庇護所中大量繁衍,這些都是馴養關係形成的重要因素,也符合共生關係是導致一些動物最終被人類馴化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