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研究人員發佈建議措施幫助人們避免在室內感染COVID-19
據外媒BGR報導,德國研究人員分析了新冠病毒通過呼吸道飛沫和氣溶膠傳播的風險,並提出了簡單的手段,幫助人們在室內避免感染COVID-19。研究人員建議,使用專業的N95口罩,結合保持社交距離、注意手部衛生,以及室內空間和公共交通手段的適當和頻繁通風,可以降低COVID-19的傳播風險。
研究人員還指出,使用二氧化碳監測儀、安裝空氣淨化系統、建立新的通風系統,可以提高學校等公共場所和其他可能吸引人群的室內環境的安全性。
這個名為“德國顆粒物工作委員會”(German Working Committee on Particulate Matter)的小組在網上發布了建議,可以通過這個鏈接獲得, Fast Company將其建議的措施總結如下:
- N95口罩。作者寫道:“它們應該在許多部門強制使用,而不是簡單的醫用口罩。”
- 窗戶通風。越多越好。既有效又便宜。
- 排氣通風系統。必須通過頭頂的排風吸氣裝置向上抽風,如果再循環,則要進行適當的過濾。專家組建議,教室、餐廳、醫院、公交車、火車等場所應立即安裝這些通風系統。
- 空氣淨化系統。根據面積和空間使用合適的淨化器是關鍵。便攜式也可。
- 二氧化碳監測。結果是通風效果好壞的代表。比如博物館等建築,如果二氧化碳含量極低,重新開放也是合理的。
- 不裝風扇。吊扇可以使空氣再循環,很可能使病毒顆粒在空氣中停留的時間更長。
該小組重點強調了適當的氣流的重要性,這並不奇怪。德國已經在幾個月前發布了指導方針,建議人們對家中和其他室內空間進行通風,以減少感染的風險。安東尼-福奇博士幾週前也表達了這些觀點,他告訴人們,如果在可能被感染的人面前,要在家戴上口罩,並經常給家里通風。
德國科學家在論文中解釋了為什麼室內的感染風險如此之大,為什麼通風很重要。科學家們提供了以下示意圖,說明呼吸(A)、說話、唱歌和喊叫(B)以及打噴嚏和咳嗽(C)時,從鼻子和嘴裡排出的氣溶膠和飛沫的大小。
A顆粒是最小的顆粒,它們可以一直懸浮在空氣中,隨氣流漂浮,而C顆粒的液滴很可能在幾秒鐘內落在地面和表面上。
一個房間裡的人越多,A、B、C顆粒就會越多,感染的風險也就越大,尤其是在這個地方不通風的情況下。擁擠的火車、公共汽車和飛機也會帶來類似的風險。
通風,特別是門窗可以同時打開的交叉通風,可以更快地驅散顆粒。傳感器顯示低二氧化碳讀數將表明通風是成功的。如果二氧化碳被有效清除,那麼氣溶膠也會被清除。
研究人員特別指出,依靠空調的室內空間必須使用適當的通風。空氣必須從地面向上移動,因為這是氣溶膠和液滴的自然運動。當我們呼出這些顆粒時,它們往往會隨著暖空氣的攀升而接近房間的天花板。但如果空調把空氣往下吹,它們就會返回。風扇也會產生類似的效果。
研究人員還建議,康復後的感染者應該經過“基礎呼吸時和說話時的個人顆粒和病毒排放的體檢”。這是因為有些人可能是顆粒的超級發射者,因此也是超級傳播者。如果是這樣的話,他們可以採取“今後格外負責任的行為,比如盡量佩戴呼吸防護口罩”。
除了在學校或公共交通系統等公共場所進行排放檢查和安裝昂貴的通風系統外,德國科學家的所有措施都很簡單,而且經濟實惠。綜合以上措施,包括在家使用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手部衛生和適當的通風,想要慶祝聖誕節的家庭可以大大降低室內的感染風險。不過,目前還沒有辦法阻斷病毒的傳播,即使遵守所有建議,仍有感染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