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來自於鉤蟲科學家開發適用於腸道的微小藥物輸送裝置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逐漸釋放藥物的問題之一在於,藥丸往往在所有藥物釋放之前就通過了身體。一種實驗性的新技術通過複製一種腸道寄生蟲來解決這個問題。鉤蟲通常以口囊吸附在宿主生物的小腸黏膜絨毛上,以攝取黏膜上皮及血液為食。來自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科學家們受到這種蠕蟲的附著機制的啟發,創造了一種名為“theragrippers ”的微小藥物輸送裝置。
這種大約只有一粒灰塵的大小,每一個都攜帶著藥物的有效載荷,由一個扁平的金屬六角體組成,包在一個形狀變化的殼聚醣薄膜中,而殼聚醣薄膜又塗有熱敏石蠟。在進入胃腸道並達到體溫後,該裝置的蠟質塗層會變軟,釋放出之前平整的薄膜,恢復到默認形狀。這樣一來,這層薄膜就會像爪子一樣將六個金屬點向內拉,使治療夾鉗抓到腸壁的粘膜上。
它一直停留在那裡,直到它的藥效成分逐漸溶解並被傳入體內,之後它最終失去了抓力,隨糞便無害地傳遞。而且由於單個的治療器是如此之小,設想一次給成千上萬的治療器–根據治療的病情,可以口服或直腸注射。
在對大鼠和豬進行的實驗室測試中發現,與通過傳統方式接受藥物治療的對照組相比,通過theragrippers接受止痛藥物治療的動物,其血液中的藥物水平要高得多。此外,藥物在對照組的體內只停留了兩個小時,而在治療組的體內則停留了近12個小時。
這項研究由David Gracias博士和Florin M. Selaru醫學博士領導。最近,一篇關於這項研究的論文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