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洗牛仔褲掉的“色兒”,已經污染到北極海洋了……
據埃菲社馬德里9月2日報導,加拿大專家9月2日發表在美國《環境科學與技術通訊》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指出,清洗牛仔布會將微纖維釋放到污水中,甚至在偏遠的北極海洋沉積物中也發現了微纖維。

由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薩曼莎·阿西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就牛仔布是否被認為是放到水生環境中的微纖維的重要來源展開了調查。
研究小組表示,尚不清楚微纖維對水生生物的具體影響(假如存在這種影響的話),但他們認為在北極地區發現微纖維是“人類對環境產生影響的有力證據”。
報導稱,牛仔布和其他織物在洗滌過程中會釋放出微纖維,雖然大部分會經過廢水處理廠處理,但也有部分可能通過排放廢水進入環境。
牛仔布由天然棉纖維製造,在加工過程中還會添加合成靛藍染料和其他化學添加劑,以提高其使用性能和耐久性。
研究人員採用顯微鏡和光譜學相結合的方法,對在加拿大各地收集的多種水樣中靛藍牛仔布的微纖維進行鑑別和計數。
報導稱,研究發現,在五大湖、多倫多附近的淺水湖和加拿大北極群島的沉積物中,靛藍牛仔布微纖維分別佔所有微纖維的23%、12%和20%。
根據廢水中發現的微纖維含量,研究人員估計,研究調查的污水處理廠每天排放大約10億根靛藍牛仔布微纖維。
報導稱,通過洗滌實驗,研究小組發現,一條廢舊牛仔褲在每個洗滌週期內可以釋放出大約5萬根微纖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