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自製力也許會釋放你的陰暗面
據國外媒體報導,幾年前,80名巴黎人得到了一次參加新真人秀《極限區域》(La Zone Xtrême)試播的機會。製作人在工作室裡向各位參與者打過招呼之後,便讓他們組成兩人一組,一人扮演“提問者”,另一人扮演“競答者”。
等到參與者登台、主持人向他們解釋了規則之後,事情便變得陰暗起來。根據比賽規則,一旦競答者回答錯誤,提問者就要用電擊懲罰競答者。並且每次都要提高電擊強度,最高可達460伏,高達歐標插座電壓的兩倍。如果某對參與者成功挺過了27回合,就算作獲勝。解釋完規則後,競答者便被帶進了一個小房間,並被綁在一把椅子上,提問者則坐在舞台中央。隨後遊戲正式開始。
由於這只是試播,參與者們被告知,他們贏得比賽后並不會獲得任何金錢獎勵。但大多數提問者們依然對競答者實施了電擊,即使在聽到小房間中傳出的痛苦尖叫之後,他們也沒有停手。
幸好,這些慘叫聲只是競答者裝出來的,他們並沒有真的受到電擊。提問者們就這樣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參與了一次精心設計的實驗,幫助科學家研究不同性格對道德行為的影響。你也許會以為,最兇惡的提問者一定是個性格衝動、具有反社會人格的人,或者最起碼也是個缺德的人。但法國科學家發現,事實情況剛好相反,願意施加最強電擊的參與者竟然是在道德感這一項上得分最高的人。這種性格特徵往往與謹慎、自律等特性聯繫在一起。
“如果某人習慣了做一個和藹順服、行事有序、且能很好地融入社會的人,違背命令對他們而言就會更困難一些。”格勒諾布爾-阿爾卑斯大學行為學科學家勞倫•拜格(Laurent Bègue)指出。在上述情況下,這種性格就意味著這種人會更願意折磨他人。
除了這些發現之外,還有一系列新研究顯示,具有高度自製力和自律性的人往往有著令人意想不到的陰暗面。這些研究可以幫助我們弄清,為何“模範市民”有時也會變成一條“毒蛇”。這也將幫助我們進一步理解職場及其它環境中的不道德行為。
克服衝動
幾十年來,自製力一直被視作一種優勢。自製力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評估,比如針對道德感(會考察個人對自律性和組織性的傾向)的調查問卷,以及針對自製力的實驗(如著名的“棉花糖測試”)等等。
擁有高度自製力的人往往有更好的學習和工作表現,採用的生活方式更健康,暴食或濫用藥物的概率更低,並且更喜歡鍛煉身體。這類人擁有克服衝動的能力,這意味著他們很少會表現出攻擊性或暴力傾向,也很少有犯罪記錄。因此人們認為,自製力可以提升人們的道德水平。一些科學家甚至提出,自製力由所謂的“道德肌肉”構成,正是這種“道德肌肉”決定了我們遵循道德行事的能力。
不過,以色列Bar-Ilan大學的利亞德•烏茲爾(Liad Uziel)從幾年前開始展開了一項研究,想弄清“情境”是否在決定自製力造成的結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猜測,自製力只是一件有用的工具,可以幫助人們達成任何目標,而這些目標可能有好有壞。在多數情況下,我們的社會規範會對合作者予以回饋,因此有高度自製力的人剛好符合這種期待。但如果我們對社會規範加以改變,這些人對待他人的方式就稱不上無可指摘了。
為驗證這一想法,烏茲爾開展了一項名叫“獨裁者遊戲”的標準心理學實驗。在實驗中,一名參與者會得到一筆錢,並且可以與一名搭檔分享。由於我們的社會規範鼓勵與他人合作,人們一般都會表現得慷慨大方。“講道理,他們沒有理由和別人分享這筆錢。”烏茲爾解釋道,“但參與者往往會分出三分之一給別人。”研究人員發現,如果有高度自製力的人擔心別人會指責自己吝嗇,就會表現得十分大方。然而,如果他們的行為是秘密進行的,無需擔心他人的指責,他們反而會變得比自製力低的人自私得多,不願幫助他人,一切以自身利益為上。在後面這種情況下,他們幾乎私吞了全部錢財。
自製力較高的人似乎會更小心翼翼地選擇表現出反社會行為的時機、以免被別人抓個現行。在美國西伊利諾伊大學的戴維•雷恩(David Lane)和同事們最近開展的一項研究中,他們詢問了受試者是否有過不良行為、以及是否為自己的行為承受了後果。果不其然,他們發現自製力強的人更容易在做出危險駕駛和考試作弊等行為後逃避懲罰。他們似乎會仔細判斷哪些行為是可以被社會規範所接受的,假如違反規範會影響自己的聲譽,他們就會嚴格遵照規範行事。
處決機器
這些都是處於“灰色地帶”的道德行為,但假如社會規範允許這樣的行為存在,堅定的意志力就會為邪惡行為增添一臂之力。在一項可怕的研究中,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心理學家托馬斯•丹森(Thomas Denson)邀請了一些受試者來到實驗室中,給他們分配了一項不同尋常的任務——把蟲子填進一台咖啡研磨機裡。受試者並不知道,這台研磨機經過了特殊設計,蟲子其實在被磨碎之前都能爬出去。但在蟲子爬行的過程中,研磨機還是會發出一種瘆人的咯咯吱吱聲。受試者們被告知,這項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弄清“人類與動物之間特定的互動關係”。有了這個名義,這種行為從社會道義角度就更容易被受試者接受了。
研究發現,自製力的影響要取決於人們的道德責任感。如果某人特別重視自身行為的道德後果,那麼自製力的高低對他們的行為並不會產生什麼影響。他們也殺死了一定數量的蟲子,但這類人即使有著更強的自製力,聽從這種命令對他們而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過對其他受試者而言,自製力越強,殺死的蟲子數量就越多。他們似乎更熱衷於執行科學家的指令,也更擅於壓抑對這項任務的反感情緒,這使得他們變成了高效率的“殺手”。
前文提到的《極限區域》中的選手也表現出了十分相似的行為規律,只是規模比這項研究大得多。這項實驗其實是受到了斯坦利•米爾格拉姆上世紀60年代開展的一系列極具爭議性的實驗的啟發。在米爾格拉姆的實驗中,他考察了受試者們是否願意以科學的名義、用電擊來折磨他人。這些實驗常被用來顯示人們對權威的絕對順從。但這些法國研究人員想弄清的是,究竟哪些類型的性格最容易聽從這類指令。結果發現,擁有高度自製力的受試者在遊戲中向搭檔施加的電壓高達100伏特以上。如此高的電壓足以致人失語、意識喪失、甚至死亡。
有趣的是,除了高度自製力之外,高度的順從性(一種希望取悅他人的個性)是唯一一種會強化這種殘暴行為的性格。“這類人往往會對受害者施加更強的電擊,可能是為了避免和節目製作人起衝突吧。”拜格表示,“他們想做一個靠譜的人,並且想一直維持這種人設。”
拜格的團隊在論文中提出的觀點與20世紀哲學家漢娜•阿倫特對高層納粹阿道夫•艾希曼的評估結論形成了對照。阿倫特提出了著名的“平庸之惡”,用來描述像艾希曼這樣的普通人是如何犯下滔滔罪行的。拜格的研究提出,導致人們做出不道德行為的特徵也許不僅僅是“平庸的”,在其它情況下,也許反而是“招人喜愛的“。比方說,我們一般都會選擇擁有高度道德感和順從性的人作為自己的僱員或伴侶。
有毒的職場環境
拜格強調說,這項研究必須能夠複製,我們才能對人類的天性下定論。不知像高度自製力這樣的特徵能否幫助我們預測某人做出不道德行為的概率。如果能預測出這一點,還是很有意思的。
雷恩指出,這取決於社會規範的強弱。“我認為這些研究結果也可以普遍套用到其它行為上,只要人們能說服自己,這些事情不會對別人造成傷害、並且已經有人這麼做了就行。”例如,有證據顯示,道德感越強的人,偷稅漏稅的概率越大。在辦公室裡,“模範員工”也可能會從公司小偷小竊,因為他們覺得“這點錢對公司無關緊要”。
烏茲爾還懷疑,當群體凝聚力開始瓦解時,有高度自製力的人更容易表現得冷漠無情,比如當他們的權力感或權威感受到威脅時,或覺得別人在與自己競爭時。他們可能會為了晉升、在背後捅你一刀,或是對上司大拍馬屁,毫不在意自己的行為會對別人造成什麼影響。
假如真相真是這樣,我們也許該開始欣賞身邊那些不怎麼自律和順從的人了。他們的不靠譜也許會令我們惱火不已,但至少在《極限區域》這樣的情境下,你還是會希望由他們來決定你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