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開發的電子皮膚可使假肢使用者“感覺”更真實
據外媒BGR報導,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了一種人造皮膚,裡面裝滿了微小的傳感器,實際上可以讓假肢使用者“感覺”更真實。這種皮膚有朝一日可用於假肢,能夠閱讀盲文和探測溫度。這種電子皮膚傳遞信息的速度比人類神經系統還要快。

他們稱這種人造皮膚為異步編碼電子皮膚(ACES)。他們開發的原型相當小,尺寸只有一平方厘米左右,但在這小小的東西內卻有100個傳感器,可以檢測到觸摸,並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傳遞這些信息。
據路透社報導,電子皮膚的早期測試顯示,它能以超過90%的準確率檢測出盲文字母,當考慮到皮膚產生的信號比人類神經系統傳遞與觸覺和感覺有關的信號的速度更快時,這是令人難以置信的。
這種電子皮膚的另一個特點是,至少在閱讀盲文的情況下,簡單的觸摸就足以讓系統閱讀字母。人類通常必須用手指劃過這些凸起的地方才能理解這些圖案,但由於這種電子皮膚的每個小方塊都有很多獨立的傳感器,所以通常一次觸摸就足夠了。
這些傳感器還可以測量溫度,所以它不僅可以感受到所觸摸的任何東西的質地,還可以感受到它的冷暖程度,就像真實的皮膚一樣。
“當你失去觸覺時,你基本上會變得麻木……而假肢使用者也面臨著這個問題,”領導這項研究的Benjamin Tee在一份聲明中說。“所以通過再造一種人造皮膚,對於他們的假肢設備來說,他們可以握住一隻手,感受到溫暖,感覺到它是柔軟的,他們握住的手有多硬。”
那麼,是什麼啟發了Tee和他的團隊去做這樣一個突破性的新項目呢? 答案是《星球大戰》。據報導,Tee表示,他的靈感來自於《星球大戰2:帝國反擊戰》中的一個場景,盧克·天行者失去了右手,取而代之的是一隻能夠體驗觸覺的機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