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質秒殺OLED卻始終難產Micro LED還要等多久?
Micro LED是這兩年炒得最火熱的顯示技術之一,無論是廠家還是消費者都對其寄予厚望,甚至被譽為最完美的面板。不過,從2016年概念提出到現在快4年,可大規模量產的Micro LED面板遲遲不見踪影,這不禁讓人懷疑,這是不是專門拿來炒作的概念技術呢?
OLED存在缺陷,需要更完美的技術
現在最主流的電視面板其實就兩種,一種是液晶(LCD/LED),另一種是OLED。
液晶電視大家都比較熟悉,最核心的部分有背光層、液晶層和彩色濾光層。簡單來說,背光層提供亮度,液晶層通過液晶分子偏轉角度控制亮度,彩色濾光片負責提供顏色。
OLED電視則是將背光層完全改變,利用有機發光材料將每一個像素點都變成發光源,這樣便可以實現像素級別的光控,OLED電視能夠黑得徹底、黑得純粹就是因為它可以完全關閉任意位置的像素。
不過目前市面上在售的OLED電視並不是“完全體”,最理想的OLED面板不僅是像素點自發光,還應該由像素點直接發出RGB三種顏色。但受制於有機材料壽命問題,要增加電視的耐用性只能通過製造白光OLED(W-OLED)的方式實現量產。
OLED的像素點只能發出白色光,相比RGB-OLED需要增加一個濾光片提供顏色,這個看似小小的改變,其實對OLED最理想的顯示效果還是有影響,比如色彩肯定不如直接RGB發光來得好。
儘管如此,OLED的顯示效果還是明顯優於絕大部分液晶電視,真正導致OLED仍未大面積普及的原因是產能、價格和壽命三個因素。OLED已經發展很多年,產能仍舊很難提起來,價格雖然比以前下降很多,但還是貴,壽命就更不用說了,有機材料無論如何也做不到長時間不衰減。
而液晶電視便宜量大、大尺寸隨便做、壽命長、亮度高,經濟性無敵。而且目前頂級的液晶技術,在產品的亮度、灰度、色域方面都不輸OLED。
OLED被譽為下一代顯示科技,這一點不能說不對,在手機等小屏領域,OLED已經成為絕對的主流,但是在電視等大屏領域,還不能說是絕對的王者。
Micro LED 的特點和存在問題
OLED優點很多,缺點也很明顯,因此需要一個更完美的技術來彌補,那就是Micro LED。Micro LED的概念其實早在2000年就被提出來了,但真正被業內炒起來是2016年左右。
和OLED一樣,Micro LED也是像素級自發光,它將傳統的無機LED陣列微小化,每個尺寸在10微米尺寸的LED像素點均可以被獨立的定址、點亮。
簡單來說,可以看作是小間距LED的尺寸進一步縮小至10微米量級。Micro LED的顯示方式十分直接,將10微米尺度的LED連接到TFT驅動基板上,從而精確控制每個像素點的亮度。
更簡單地說,Micro LED其實和我們在路上看到的LED發光廣告牌差不多,只不過Micro LED把每個小燈珠做到了微米級別。
Micro LED和OLED最大的區別之一是它使用了傳統無機材料,從根本上解決了壽命問題。壽命問題解決,自然也無需搞什麼白光OLED犧牲色彩換取壽命,Micro LED直接由像素點產生顏色,從而提高了色彩表現。
僅從產品特性角度來看,Micro LED確實是一種非常完美的顯示技術,因此理論上它可以取代液晶面板和OLED面板統治下一代顯示行業。不過,在消費領域,並不是東西好就一定能成功。無數事實證明,低成本和可大規模量產兩個方面才是主導市場的王牌。
你可以說液晶電視顯示效果垃圾、色彩垃圾,還經常漏光,但它就是便宜、就是量大,買的人就是多。Micro LED現在最大的問題都還談不上成本高、價格貴,連基本的量產都做不到。
OLED發展這麼多年,小屏量產的規模還算湊合,但大屏仍舊和液晶差距明顯。Micro LED的製作工藝比OLED的難度還要大,其中最難的就是“巨量轉移技術”,翻譯過來就是如何把那麼多的像素點光源轉移到基板上,業內還在為這個問題努力尋找解決方案。
所以目前來看,我個人認為把Micro LED看作是下一代顯示技術還為時尚早,畢竟連個正經的產品都還沒看到。直白點講,跟咱們消費者沒啥關係,與其對它寄予厚望,還不如盼著OLED便宜一點。
當然,對於整個顯示行業,發展Micro LED勢在必行,也需要適當炒作來提升熱度,增加曝光率,讓更多的投資者進入到這個領域,才能更好地幫助Micro LED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