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到底用不用換卡?聽三大運營商都怎麼說
中國電信在業界率先發布《5G SA安全增強SIM卡白皮書》。中國電信方面稱:該《白皮書》的發布旨在明確用戶卡的發展方向,為產業鏈合作夥伴提供5G卡的技術要求與參考指導,共促5G商用深入推進。

《白皮書》一經發布,便引發多方關注。新華社撰文評論稱:“新基建為5G發展按下“快進鍵”,也開啟了千行百業換擋升級的新引擎,為數字經濟發展注入澎湃動力。5G應用勃興、新經濟騰飛,網絡安全是根基。白皮書的發布進一步加速了5G SA商用落地。”
據悉,本次發布的《白皮書》為中國的移動通信產業新增了“SUCI”和“GBA”兩種機制。SUCI機制和GBA機制均基於SA核心網絡,面向智能製造、車聯網、遠程醫療、智慧城市等行業應用領域,滿足更高安全增強需求。其中SUCI計算方案利用高安全等級算法對用戶身份加密後再傳輸,可保護接入連接設備用戶的身份隱私,避免被跟踪攻擊。5G SA安全增強SIM卡新增的GBA功能則為行業合作夥伴應用提供統一的業務接入認證能力,可創建安全數據通道,滿足差異化安全需求。基於5G網絡,GBA認證較傳統的短信認證、賬密認證等方式,安全性更高,非常適合5G車聯網等安全要求高的場景。
《白皮書》認為,根據5G發展策略及5G網絡特點,需要一種全新的5G SA安全增強SIM卡,從而實現包括用戶身份隱私保護等功能新特性,為用戶數據和業務應用提供安全保障,將助力運營商發展第三方移動應用業務。
此外,《白皮書》還指出,4G網絡中用戶身份信息在通信過程中明文傳遞問題,5G網絡利用5G卡內的SUCI加密計算功能進行了修正,用戶的身份在5G網絡中只能以SUCI方式加密傳遞。這意味著,在5G網絡中的各種連接設備,如工業物聯網設備,個人終端,冰箱、電視、空調等家用設備,每個設備都有一個身份標識,5G通過SUCI加密計算方案可保護接入用戶的身份隱私,避免被跟踪攻擊。
為何現有的4G卡不能滿足5G網絡的信息與安全要求?這份《白皮書》解釋說,現有的4G卡缺少5G標準中定義的新功能和新增的卡文件與服務,用戶身份數據在通信過程中使用明文傳輸,位置信息不夠精準。單一認證鑑權模式也無法適應運營商發展第三方業務應用的需要。此前的卡片架構,隨著5G行業應用的深入拓展,不能很好地應對各種業務發展的要求。
但是,《白皮書》引出了另一個問題:想用5G服務,到底需不需要換卡。《白皮書》談到,現階段用戶通過使用運營商已發行的4G卡接入5G網絡,但現有的4G卡缺少5G標準中定義的新功能和新增的卡文件與服務,用戶身份數據在通信過程中使用明文傳輸,位置信息不夠精準,已經不能滿足5G網絡的信息與安全要求。
對此,環球網科技記者分別撥打了三大運營商的客戶服務熱線,分別向客服人員詢問了該問題,並得到了客服人員的官方話術回答。
其中,中國移動客服表示:“您要是使用5G資費套餐的話是不需要換卡的,只要手機支持5G網絡,在滿足5G信號覆蓋的區域內就能正常使用5G網絡。”
中國聯通客服表示:“如4G套餐升級到5G套餐完全不需要換卡,只要保證手機是5G手機,5G開關是打開狀態,所在地區覆蓋5G信號,滿足這幾個條件就可以。”
而中國電信方面則表示:“中國電信現有4G用戶無需換卡,只要更換成5G手機就能在5G信號已覆蓋的區域使用5G業務。中國電信5G SA安全增強SIM卡主要面向更高安全增強需求的行業應用場景,比如智能製造、車聯網、遠程醫療、智慧城市等領域。”
《經濟日報》對此事件評論稱,5G的更大意義在於行業市場,5G支持增強移動寬帶、超高可靠低時延通信與海量機器類通信三大類應用場景,從人與人通信連接拓展延伸到人與物、物與物通信連接,將開啟一個萬物互聯的新時代。同時,更多的網絡攻擊也不可避免,5G網絡中的信息安全問題值得關注。5G換卡主要針對行業端或企業端,普通用戶可以補換卡。由此看來,運營商推出5G卡是為了推動行業合作夥伴加快相關行業應用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