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瘋搶中國呼吸機元器件供應卻成主要瓶頸
“從1月28日到現在,我們工廠生產線基本上都是滿負荷,這兩天尤其如此。因為海外疫情發展太快,目前工廠作息是每週七天無休,從9:00到23:00生產。雖然已經排產到四月底,但每天還是會接到大量國際訂貨電話。”北京怡和嘉業醫療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營銷官許堅日前對科技日報記者說。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國外對呼吸機的需求急劇增長,尤其是對有創呼吸機的需求量加大,中國因此成為當前重要的呼吸機出口國。工信部數據顯示,3月19日至30日,我國已緊急向國外提供有創呼吸機1700多台。
記者從國家藥監局獲悉,在我國醫療器械分類目錄中,根據不同的風險將呼吸機分為按照第三類醫療器械管理和按照第二類醫療器械管理兩種形式。按照第三類醫療器械管理的呼吸機一般用於維持患者生命,主要應用於重症監護室(ICU)和呼吸科病房;按照第二類醫療器械管理的呼吸機用於非生命支持,以無創呼吸機為主,可以應用於呼吸科病房,也可以在家庭使用。
“呼吸困難是新冠肺炎感染患者的典型症狀之一,唯有用呼吸機輔助或替代呼吸才能保證患者血氧含量,避免呼吸系統和重要器官衰竭。”天津泰達醫院重症醫學科行政副主任、天津援鄂醫療隊成員王一旻認為,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危重病人搶救回來的比例,基本就取決於呼吸機的數量。
截至3月31日,我國批准上市的呼吸機共有126個品種,其中,按照第三類醫療器械管理的95個,按照第二類醫療器械管理的31個。據市場人士介紹,有創呼吸機市場以進口品牌為主,國產有創呼吸機起步較晚,但是近些年來發展比較迅猛,能夠占到發展中國家呼吸機市場份額的30%—40%。無創呼吸機市場與有創相比,生產工藝及要求相對較低,所以國產品牌幾乎可以與國外品牌分庭抗禮,占到全國市場40%(含家用)。
“目前因為受制於原材料供應,產量只有實際產能的三分之一。”江蘇魚躍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袁振介紹,該公司的呼吸機疫情期間已經銷往歐洲三十多個國家。
“呼吸機的核心部件涉及渦輪風機、傳感器、芯片等。”袁振坦言,“這些核心部件主要來自歐美,國內雖然也有企業生產,但風機的噪音、轉速、傳感器的精度、靈敏度均與海外產品存在差異。如渦輪風機需要具備高轉速和快速的響應速度,這樣才能根據患者呼吸頻率迅速加減壓力,否則就會使患者無法得到有效治療。”
然而,全球疫情暴發後,生產呼吸機元器件的供應商,也面臨全球需求的井噴。這對上游供應商的生產能力、供應鍊和生產週期都帶來挑戰。
“我們也嘗試使用替代物料,但呼吸機對設備長期使用的可靠性、安全性有嚴格要求,所以只有解決源頭供應商的物料配給,才能保質保量的提升產能。”南京一家生產呼吸機的醫療設備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如果這些進口器件都能實現國產替代,是否可以避免出現目前產量受限的情況?
“自主可控和依賴進口,不僅在我們行業,所有產品都會遇到這個問題。全球化有全球化的好處,就是分工合作,各有所長。歐洲做精密控制零件很厲害,而我國在註塑、塑膠、普通電子領域能力很強,如果在平時全球化分工一定是很高效的。”許堅分析說,但是當疫情影響某個國家的工廠正常開工,全球化就會被這個問題所限制,而自主可控就可以避免出現這種情況了。從供應鏈的管理上看,國產化和本地化是一個趨勢,是不是一定要全部做到本土化?還有很多環節問題需要解決。(陳曦金鳳記者華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