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天氣回暖或能減緩新冠病毒傳播
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的一項早期分析顯示,位於更溫暖地帶的社區似乎在減緩新冠病毒疫情傳播方面擁有一定的優勢。研究人員發現,大多數冠狀病毒傳播發生在氣溫較低的地區,這些地方的氣溫約在3至17攝氏度之間。
儘管赤道氣候帶國家和正處於夏季的南半球國家也已通報了確診病例的存在,但迄今為止,平均氣溫在18攝氏度以上地區的患者僅佔全球病例數的不到百分之六。

這種季節性模式與流行病學家觀察到的其它病毒具有相似性。每年引起普通感冒的四種冠狀病毒也會在更溫暖的天氣裡變弱。至少有另外兩項公開發表的研究對冠狀病毒得出了類似的結論。西班牙和芬蘭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分析發現,這種病毒似乎在零下2至零上10攝氏度的干燥氣溫下較為適宜生存。
另一個研究小組發現,在中國政府開始採取激進的控制措施之前,溫度較高、環境較潮濕的城市在疫情暴發初期報告的疫情傳播速度較慢。但上述研究均未經過同行評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