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漿療法臨床有效性明顯但還存在這些瓶頸
日前,武漢已有6名接受康復者血漿治療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出院;據悉,其餘接受該項療法的大部分患者近期也將陸續出院。就此,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國內最早發布血漿療法的國藥集團中國生物,請其所屬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段凱博士介紹、解讀相關情況。
段凱透露,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的研究團隊在武漢已經治療了近50名重症患者,至今已有6位患者出院,大部分患者都有好轉,近期也將陸續出院。
段凱介紹,患者在輸入康復者血漿以後,48小時內,大部分病毒核酸檢測會轉陰,肺部胸片(CT)顯示陰影部分有吸收和改善,主要炎症指標也有明顯下降,淋巴細胞比例及血氧飽和度同時上升,“說明這種療法的有效性是非常明顯的”。
他解釋,血漿療法的原理,主要是特異性針對殺滅體內病毒。只要病毒檢測呈陽性的,都可以用。“當然不排斥結合其他藥物治療”。
段凱強調,在血漿療法治療過程中,迄今沒有出現一例過強的免疫反應,“說明它的安全性是比較好的”。
至於血漿療法的推廣,段凱表示,在國家衛健委的統一安排下,這個療法已有國內的其他地區推廣應用,同樣也取得了非常好的療效。
段凱同時指出,目前血漿療法主要存在兩個關鍵的瓶頸制約:
一是康復者的獻漿動員問題。他解釋,其實捐獻血漿只是獻出人體血液中的很少一部分,對身體的損害非常小,“一般一周左右人體就可以自行補充恢復”,所以“呼籲更多康復者消除顧慮,主動獻漿,用於治療更多的重症病人”。
二是要正確的使用康復者血漿, “使用的時機非常重要”,應該是在病人重症及危重症的早期使用,“這時候的效果是非常明顯的”。
至於輕症患者,“當然也可以用血漿治療”。但目前血漿資源不足,臨床使用緊張,有限資源要優先用於重症,以降低死亡率。“如果有了充足的血漿,用於臨床治療越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