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塊百億美元蛋糕蘋果想獨吞
iPhone 用戶們,你們平時會使用iOS 預裝的蘋果地圖嗎?在國內,蘋果地圖的數據供應方是高德,數據顯示在大陸地區有6% 的使用率。但在美國等市場,蘋果已經開始逐漸使用自家的數據替代第三方來源。小小的地圖,也承載著蘋果擴展服務收入的野心。
但未來,並不都把握在蘋果自己手裡。
地圖,服務的縮影
據The Verge 報導,蘋果招聘頁面近日上線了一個新的職位,職位名稱為“產品經理-地圖寫手/編輯”,不過很快就下線了。
工作地點在加利福尼亞州卡爾弗城(蘋果新的辦公地點之一),工作內容是幫助蘋果地圖建立和發展一個全新的內容團隊,發展具有戰略意義的外部合作夥伴。
擔任該職位的人將負責創建內容,以幫助人們探索本地社區或他們想要參觀的地方。招聘JD 中這樣描寫:“ Apple 正在尋找能夠構建令人興奮和引人入勝的社區內容的人,以幫助地圖用戶探索世界,無論是在本地,還是計劃進行一次精彩的旅行。”內容類別包括購物、食物、旅行等等。
蘋果地圖目前也有一些地點相關信息,但完全依賴 Yelp 和Wikipedia 等第三方供應商,蘋果希望自建內容,擺脫對供應商的依賴,同時擴展自己的服務入口,完善蘋果地圖的體驗。
蘋果要打造社區?幹Tr iPad visor的活?其實這個邏輯很自然,地圖作為出行必備的工具,很容易就能參與到旅遊、購物、飲食等環節,提供必要的服務,從中盈利。
蘋果地圖最早於2012 年的WWDC 上亮相,一開始,這項服務的體驗是災難級別的,地圖不完整、信息不准確、導航偏差……美劇《矽谷》也曾拿其調侃:
隨後的幾年,蘋果不斷完善了地圖的體驗,2018 年6 月底,蘋果宣布將用未來一年的時間徹底重構地圖應用,將逐漸使用自家地圖數據和用戶選擇共享的數據,而不是繼續依賴像TomTom 這樣的第三方提供商(當然目前中國大陸境內蘋果地圖的提供商還是高德),蘋果承諾未來可以更加精確地顯示交通,實時道路狀況,道路系統,新建築,人行道的變化等等。
2019 年,2019 年6 月,蘋果也開始添加街景風格功能,讓您可以點擊地圖上的某個位置,並環顧360度照片,了解該地點的實際情況。
最近,蘋果也在美國地區加入了新功能,用戶可以查看、分享大眾交通工具的發車時間,預計抵達時間、車次狀況、室內地圖等。
地圖是用戶日常生活中必備的應用之一,時至今日,地圖也早已不再局限於定位導航這些基礎功能,地圖連接了衣食住行的各個過程。Apple Maps 是iOS 用戶最流行的地圖應用程序,面臨著更加成熟,功能豐富的Google Maps 應用程序的激烈競爭,後者是全球範圍內使用率最高的地圖應用。
自誕生以來,谷歌地圖已擁有超過10 億的全球月活用戶,它已繪製了220 多個國家/地區的地圖,並為全球超過1.5 億家企業和場所提供了信息、評級和評論,這項服務成為了谷歌重要的廣告平台。
2018 年,Google 為地圖加入了一個名為“本地活動(Local Campaign)”的新廣告,商家可以投放針對本地的廣告,用戶在導航過程中會收到相關推送,比如商家的促銷、新品信息等等,甚至有直接的電話預約、購買入口,也可以直接導航到商家;再比如,你在Google 搜索某件商品,Google 地圖可以顯示你附近出售該商品的商家等等。
由於Google 地圖能夠跟踪用戶的位置、移動軌蹟等,可以推送更為精準的廣告,Business Insider 報導,Google Ads 的全球產品總監Kim Spalding 表示,自15 年前谷歌地圖推出以來,人們對於“本地(local )”、“附近(near me)”的搜索興趣增長了350 倍。
Morgan Stanley 分析師的一份報告顯示,谷歌地圖廣告收入將會在2020 年達到48.6 億美元,在2023 年達到110 億美元,這得益於新的旅遊產品和增強現實(AR)功能。
巧合的是,AR 是蘋果過去一直押注的技術,旅遊顯然也有意入局。
當然,這個活不好乾,谷歌地圖依然強大。
谷歌地圖佔據了先發優勢,在內容上不僅更多更全,更關鍵的是積累了更多用戶對於各個區域的“打卡評論”,這對於社區的氛圍和參考性來說至關重要。
舉例來說,洛杉磯環球影城這個景區,Google 地圖(左)積累了10 萬條以上的評論,而蘋果地圖(右)的評論來自Yelp,僅有4000 多條。
從去年開始,蘋果開始加大“服務”的投入,完善第一方應用,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儘管可能豈不有些晚,但絕不能拱手讓人。
被迫開放?
但與此同時,蘋果默認應用的“地位”也在經受考驗。
彭博報導,消息人士透露,蘋果正在考慮允許使用者選擇第三方網絡瀏覽器和郵件應用程序作為蘋果硬件的默認應用,取代Safari 和自帶的郵件應用。在iPhone 上,點擊連接地址將會自動跳轉到Safari,點擊郵件地址會自動跳轉到蘋果自帶的郵箱應用。
蘋果在2008 年推出App Store 後,一直不允許用戶將預安裝的應用程序替換為第三方服務,立法者認為這不利於公平競爭,相關部門正在調查技術行業潛在的反壟斷違規行為。
Apple Music 也在蘋果的考慮範圍內,蘋果自家的智能音箱HomePod,就只能通過Apple Music 播放,審查部門認為這顯然是打壓了Spotify 等其他競爭對手。
去年,美國眾議院反壟斷小組舉行的一場聽證會上,蘋果就因為禁止用戶將第三方應用設定為默認而的受到質疑,包括網絡瀏覽器,地圖,電子郵件和音樂等。
iPhone 銷量增長放緩,“服務”在蘋果收入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蘋果也開始完善第一方應用的體驗和功能,構建自己的內容生態,Apple TV+、Apple News、Arcade 等等,將控制權空手讓人,顯然不是蘋果願意看到的。
因為就像上文地圖的故事那樣,在蘋果生態“庇護”下的第一方應用,如果脫離了預裝,市場上都有強大的對手與之競爭。
2020 由於疫情,供應鏈生產遇阻,甚至影響了蘋果的售後,此番情境下,服務的重要性更加凸顯,蘋果必定會加大投入。9to5mac 報導,蘋果更新了App Store 審查指南,現在,只要用戶授權,iOS 系統上的應用,就可以推送包含廣告內容的通知(當然是可以關閉的),這有助於應用的營收,進而增加蘋果的抽成。
硬件是根,服務是枝頭上開出的花,今年,蘋果更重要的任務,是讓花朵開得更鮮豔、更有生命力。建立更多的新項目,完善現有應用的體驗,開拓更多的付費入口,蘋果用上了各種辦法。
審查因素會是一個不確定的因素,但蘋果要做的,就是首先完善自己的體驗,即便是將來不再有默認的地位,開始同台競技時,也要讓用戶有選擇第一方應用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