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石正麗團隊論文新型冠狀病毒或來源於蝙蝠
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Nature)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團隊關於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研究論文,論文標題為:蝙蝠是造成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狀病毒的可能來源。
論文投稿日為2020年1月20日,1月23日發表於預印本網站BioRxiv ,1月26日修回,1月29日正式被接收,2月3日在線發表。
研究員石正麗團隊發現了新型冠狀病毒可能來源於蝙蝠的證據,但是此次疫情的動物來源尚待確認。
論文提到,石正麗團隊發現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序列與一種蝙蝠身上的冠狀病毒在全基因組水平上相似度高達96%,因而推測蝙蝠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這一結論,與該團隊1月23日公佈在論文預印本網站上的結果一致。
論文對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特徵進行了描述和研究。2019年12月12日至2020年1月26日,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人類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造成國內2050例確診感染,56例死亡;並造成國外11個國家35人感染。這些病人的典型臨床症狀是發燒、乾咳、呼吸困難、頭痛和肺部感染,後續可導致進行性呼吸肺泡損傷、肺泡衰竭、甚至死亡(橫向胸部CT觀察),該疾病被確定為病毒性肺炎。
研究團隊分析了來自2019年12月下旬(處於疫情早期階段)入院的7名病毒患者樣本,其中6人為武漢海鮮市場內的工人,該海鮮市場在2019年12月已首次發現病例。研究人員從一名病人身上分離出這種病毒,然後用它來感染實驗室培養的細胞。研究發現:當細胞表面有ACE2蛋白時,病毒就能侵入細胞。
這種病毒可以通過人體內的ACE2蛋白進入人體細胞,也可能通過中華菊頭蝠、果子狸和豬體內的ACE2蛋白進入細胞。這意味著人、中華菊頭蝠、果子狸和豬都可以攜帶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研究還顯示,老鼠不能攜帶這種新型冠狀病毒。
研究團隊從5個患者樣本中獲得全基因組序列,這些全基因組序列幾乎是相同的。研究表明: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冠狀病毒有79.5%的基因組序列相似性;新型冠狀病毒在全基因組水平上與蝙蝠身上的冠狀病毒具有96%的相似性。研究團隊確認了新型冠狀病毒進入細胞的路徑與SARS冠狀病毒相同,即通過ACE2細胞受體。
作者指出,病毒最有可能通過人體的呼吸道進行傳播,而其他傳播途徑還需更多患者數據來進一步確認。作者在文中還特別強調,新型冠狀病毒與此次疫情之間的聯繫還沒有經動物實驗證明,因而不完全符合“科赫法則”。研究團隊也不清楚這種病毒在宿主之間的傳播規律。
“科赫法則”是由德國細菌學家羅伯特·科赫(Robert Koch,1843~1910年)於1884年提出的一套科學驗證的方法,用以驗證了細菌與病害的關係,被後人奉為傳染病病原鑑定的金科玉律。
科赫法則包括:
在每一病例中都出現相同的微生物,且在健康者體內不存在;
要從宿主分離出這樣的微生物並在培養基中得到純培養(pure culture);
用這種微生物的純培養物接種健康而敏感的宿主,同樣的疾病會重複發生;
從試驗發病的宿主中能再度分離培養出這種微生物來。
如果研究完成了上述4個步驟,並得到了確定的結論,就可以確認該生物即為該病害的病原物。但是在科赫生活的年代,已有許多疾病無法符合這套法則的檢驗。而隨著醫學的發展,已有不少疾病被證實為某種病原體造成,卻不滿足科赫法則。
因此,科赫法則雖然在醫學上佔有一席之地,也能持續對微生物診斷有所幫助,但隨著現代醫學迅猛進展和醫學模式的變革,科赫氏法則在臨床診斷學上又面臨著新的修正與發展。
針對石正麗團隊的發現,英國雷丁大學病毒學教授伊恩·瓊斯表示:“該論文為已經廣為人知的事情提供了確鑿的證據。新型冠狀病毒和引發非典的冠狀病毒都是蝙蝠身上的病毒,後者在2003年引發了一場瘟疫。從本質上說,新型冠狀病毒比引發非典的冠狀病毒更容易傳播,但造成的死亡率要小。這種病毒也使用了相同的受體,這就解釋了病毒的傳播和它引起肺炎的原因。”
伊恩·瓊斯認為,這篇論文的結論非常令人鼓舞,因為“它表明針對SARS而開發的治療措施、藥物和疫苗應該對新型冠狀病毒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