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大佬退休
2019 年,科技行業存在著一個關鍵詞:退休。放眼這一年,有不少科技行業的大佬們與“退休” 這個詞彙集中發生關聯——包括聯想創始人柳傳志、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Google 兩位創始人Larry Page 和Sergey Brin、學術和企業生涯都很輝煌的張亞勤等大佬在內,不少科技行業知名人物在所在企業的官宣中正式“退休”,開啟人生下一個的篇章,成為整個行業在二十餘年發展過程中的罕見群像。
當然,如果將“退休” 的概念外延,也有大佬“退而不休”,雖然前台走向幕後的同時依然掌控全局;也有的是想要“退休”,卻不得不繼續留在前線。
馬雲:熱淚盈眶和《追夢赤子心》
與其他大佬相比,馬雲的“退休” 是2018 年9 月10 日就已經對外公佈的事情。當時,馬雲在接受《南華早報》採訪時表示,這是認真準備了10 年的計劃,讓年輕一代才俊能接班,解開企業傳承發展的問題,並不是媒體報導的“退任”或是“退休”。
但對於阿里巴巴來說,馬雲的確是“退休” 了,他把位子留給了張勇。
此後的一年時間裡,馬雲依舊出現在公開場合,但他在淡化自己依舊作為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身份,比如說在2019 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馬雲的身份是“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他並沒有發表演講,而是與特斯拉CEO Elon Musk 進行了一番高端對話(。

2019 年9 月10 日,正值阿里巴巴成立20 年,馬雲正式卸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為此,阿里巴巴專門舉辦了20 週年年會,馬雲在現場發表演講,並且一度熱淚盈眶,還跟著唱了《追夢赤子心》,並且用朋克造型演唱了《怒放的生命》、《you raise me up》,可以說是氣場全開。在演講中,馬雲表示:
今天不是馬雲的退休,而是一個制度傳承的開始,今天不是一個人的選擇,而是一個制度的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在馬雲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同時,阿里巴巴也發布了“新六脈神劍”,並且再次明確了自己的使命和願景。據了解,馬雲對“新六脈神劍” 極其重視,還參與了十幾個小時的閉關討論——這也許應了馬雲的那句話“阿里歷史上所有重大的決定,都跟錢無關,都跟價值觀有關”。
毫無疑問,“新六脈神劍” 是他留給阿里巴巴的最具價值的“遺產”之一。
張亞勤:開啟Life 3.0
2019 年3 月15 日,百度創始人兼CEO 李彥宏發佈公開信,正式宣布了乾部年輕化和高管退休計劃,其中張亞勤是申請加入退休計劃的第一位百度高管,他從百度公司退休的時間定在2019 年10 月。
張亞勤出生於1966 年,他12 歲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23 歲獲得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電氣工程博士學位,1997 年被授予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協會院士(IEEE Fellow) 稱號,並成為該協會100 年曆史上獲得這一榮譽最年輕的科學家,而且還擁有60 多項美國專利,500 多篇學術論文和11 本專著。
後來,他從科學家轉型到企業界,張亞勤在微軟的16年生涯奠定了他的行業地位。他是微軟亞洲研究院(微軟中國研究院)創始人之一,曾擔任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科學家、微軟全球副總裁、微軟中國董事長、微軟全球副總裁、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等職位,可以說是華人圈子裡的明星企業家。
2014 年9 月,張亞勤離開微軟,並在隔天加入百度擔任總裁,負責新興業務,直接向李彥宏匯報。在百度期間,張亞勤在百度業務發展層面的一個比較突出的作為,其實是推動百度雲的誕生和發展,並為之奠定了發展策略。

後來,在宣布退休時,張亞勤在朋友圈表示:
非常珍惜並感謝Robin 和百度提供的機會。現在的百度,技術實力雄厚,人才梯隊完備,新業務厚積薄發,從團隊到業務都在最好的勢頭上。十月從百度退休後,雖然不能與大家朝夕相處了,但我仍然是百度大家庭的一員,陪伴百度一起成長。
在此後幾個月,張亞勤在微博上發過幾條關於百度的動態——後來,到了10 月14 日,張亞勤在微博上發布了幾張自己參加舉行於哈佛大學的2019 年美國人文和科學院新院士就職典禮的照片。
從如今的動態來看,張亞勤已經開始他的Life 3.0 了。
Larry Page & Sergey Brin:終結了Google 的一個時代
Google 兩位創始人Larry Page 和Sergey Brin 的卸任,雖然引起了很大的關注,但細細想來,並不令人吃驚。
早在2015 年Google 重組為Alphabet 的時候,Larry Page 成為Alphabet 首席執行官,Sergey Brin 成為公司總裁,當時身為工程師的Sundar Pichai 也在這時候受到提拔,成為Google 的首席執行官;雖然Sundar Pichai 並不是Google 的最高領導層,但那時候起,他就基本上成為Alphabet 的頭面人物,在財報電話會議中發言。
反觀Larry Page 和Sergey Brin,雖然依舊是任職,而且是董事會成員,並且以11% 的Alphabet 股票份額佔據了這家公司的51% 的投票權,但這兩位領導人逐漸淡出公眾視野,他們沒有在財報電話會議上發言,也沒有接受過媒體的公開採訪。
即使是在Google 面臨來自公司內部和外部壓力的情況下,Larry Page 和Sergey Brin 依然沒有出現。即便是在Google 內部,近年來,他們也幾乎處於缺席的狀態——他們近一年未參加Google 全體員工週例會;不僅如此,去年9 月,Alpahbet CEO Larry Page 本該與Twitter CEO Jack Dorsey 和Facebook首席運營官Sheryl Sandberg 一同出席一場聽證會,但Larry Page 最終未能現身。

與此同時,Sundar Phchai 則越來越受到重視。在就任Google CEO 近兩年後,2017 年7 月24 日,Sundar Pichai 加入Alphabet 董事會。直到2019 年12 月3 日,他被正式任命為Alphabet CEO——由此,Alphabet(Google)正式全面進入Sundar Pichai 時代。
在宣布離任的公開信中,Larry Page 和Sergey Brin 寫道:
Google 誕生於1998 年,到了2019 年,它已猶如一位21 歲的小伙子。我們能夠長期參與公司的日常管理,這是我們的榮幸。但現在,我們認為是時候離開了,就像父母應該為兒女感到驕傲,為其提供建議和關愛一樣,而不是束縛兒女,整天在他們耳邊嘮叨……隨著Google 和其它部門日益獨立成熟,現在是我們簡化管理結構的最佳時機。
如今Larry Page 和Sergey Brin 依舊留在Alphabet 的董事會,通過各自的股權來對公司進行控制;儘管如此,對於Larry Page 和Sergey Brin 的離任,《紐約時報》稱之為:
Google 一個時代的終結。
柳傳志:人家客氣,我不能當真
在今年所有退休的科技大佬中,柳傳志最年長,已經75 歲。
來看看其他大佬是如何評價柳傳志的:
- 馬雲:中國有柳傳志,我們的柳傳志和聯想不亞於世界上任何一個了不起的企業家或任何企業家的教父,他就是我們中國企業借的財富;
- 王健林:為有柳傳志這樣的兄長和朋友而感到驕傲;
- 雷軍:柳傳志在每一個中關村人的心裡都是中關村的教父。
在這樣的聲名之下,柳傳志的卸任引起了廣泛關注,甚至在官方消息發布之前就引起了各大媒體的紛紛報導。12 月18 日下午,聯想控股官方終於宣布,柳傳志將辭任聯想控股董事長、執行董事和提名委員會主席職務,自2019 年12 月31 日結束後生效。而聯想控股董事會將授予柳傳志以“名譽董事長”的頭銜,而柳傳志也將擔任聯想控股的資深顧問。

對於聯想控股的這一人事變動,不少媒體稱之為“聯想柳傳誌時代的終結”。
在官宣不久,柳傳志和朱立南聯合向聯想控股發布了一封信,信中表示:
在我們的整個企業生涯中,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同時也犯過不少錯誤,遇到過許多挫折。我們曾攀上高峰,也曾跌入深谷,但無論成功還是失敗,經驗還是教訓,都是用生命的精華在交付成長的學費,收穫存在的資格。“產業報國”是我們的初心,也是我們的願景……在我們的園區一角,靜靜佇立著那間創業小平房。它是一個複製品,1984 年聯想創業時的那間小平房,因為要蓋起現在漂亮的園區已經拆除了。那間斑駁簡陋的小平房和今天窗明幾淨的高樓大廈之間,是聯想走過的35 年駭浪驚濤。
信中不乏理性總結的意味,但同時也充滿感情。於此同時,就柳傳志的卸任,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也發文表示:
柳總於我,亦師亦友。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柳總所傳的道,是“為國爭光”的道,是“永遠要立更高目標”的道。
柳傳志的女兒、滴滴總裁柳青也表示了對父親的祝福,她在微博上發布了多張父親與其他家人的合照,並表示”恭喜75 歲老爸光榮退休,祝每天老頭和老太太遛彎愉快“,顯得頗為溫馨。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日央視播出的採訪中,柳傳志也談到了自己對“企業家教父” 這個稱號的看法。柳傳志笑稱:
(叫我教父)那是人家客氣,我可別認真,我不能當真,人家說教父我就真把自己當成教父,那我就成了傻帽了。
總結
除了上述大佬, 2019 年科技行業與”退休“ 相關的大佬動態依舊還在。
比如說,整個2019年,京東創始人兼CEO劉強東幾乎從未在公開場合露面,不僅辭去了政協委員、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等社會職務,並且卸任了京東旗下多家公司的高管職務……與此同時,京東商城、京東物流和京東數科三位CEO開始代表京東頻頻露面——儘管如此,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劉強東只是退居幕後,他依然是整個京東的掌舵者,可以說是“退而不休”。
與75歲正式退休的柳傳志相比,同樣75歲的華為公司創始人任正非則是“想退休而不得”的典型案例。在近期接受拉美、西班牙媒體採訪時,任正非表示:
可能因為美國總打壓我們,讓我產生了動力。本來我都準備退休了,然後他打我一下,又讓我留下給公共關係部打工。
這些動態疊加起來,讓整個2019 年的科技行業呈現出不一樣的節點型意義。
這一年正值互聯網巨頭們的“成年期”,作為阿里巴巴和Google 這樣的典型互聯網巨頭,的確是在尋找自己的下一個階段,馬雲和兩位Google 創始人的退休並不令人感到意外。相對來說,聯想、華為這樣的企業年代更長,具備鮮明的歷史時代色彩。當然,某種程度上,個體在行業大環境中的選擇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只不過這些都剛好發生在2019 年。
只能說,偶然中存在著必然,必然中也存在著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