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再被曝iPhone 零部件“倒賣事件”
據台灣媒體報導,台商X 先生近日爆料鄭州富士康工廠存在“內鬼”倒賣iPhone 零部件的情況,自己已將證據提交給了蘋果,而蘋果在回信中表示對這類商業不道德行為“零容忍”,將要求相關部門嚴查。
向台媒爆料時,X 先生表示:“我們團隊本來就在經營電子類五金廢品生意,工廠的生產線難免有瑕疵品。一般正常的報廢率在3% 到5% 左右,我們拿到這些瑕疵品之後,二次加工處理後轉賣。”
“我們團隊最早從iPhone 4S做起,一開始是在深圳通過香港的環保廠商收購這些不良品,再轉賣到內地的一些零件廠商,而從三年前開始,我們跳過香港環保廠商,直接通過內部人士與從富士康鄭州工廠拿貨。”
X 先生說,之所以能夠成功打入富士康鄭州工廠,靠的是一名工廠內部的高管,之後又通過他認識了其他內部員工,拿貨前,他還被允許進入工廠內部看貨。
他透露,到鄭州廠看貨時,廠內人員都會要求他們關掉手機,但X先生有次還是趁機偷拍了一段在廠內驗貨的影片。從短短幾秒的影片可以看到,一個棧板上放著十個紙箱,外面至於雙方如何取貨?X先生神祕地說:“我們看完貨後下訂,隔天就叫貨車,雙方約在廠外隱密的民宅接貨,驗貨之後,直接支付現金給接頭的人,然後我們再將這些零組件賣給固定配合的盤商,最後由這些盤商銷往全大陸,也間接賣往台灣。”
他以iPhone XR 為例,相關零部件大多在富士康鄭州廠組裝,良率約93%,也就是有7% 的不良品。依規定,這些不良品須銷毀,但他的團隊卻有門路拿到未銷毀的不良品,經簡單整理,就可變成良品轉售牟利。
“iPhone 後面板利潤高,處理簡單,所以我們3 年前就開始專攻這個項目,從富士康鄭州工廠拿到的後面板包括了iPhone 8 系列、iPhone X 系列,光iPhone X 的不銹鋼中框就已經被我們賣了30 萬套。”X 先生介紹到。

X 先生還表示,工廠員工甚至會為了提高瑕疵品的數量,故意損壞良品。“(iPhone 後面板瑕疵品上的划痕)這些都是故意做出來的刮痕,因為這樣工廠才能將這些背蓋歸為不良品,轉賣給我們,玻璃上這些刮痕只要經過退色及印刷處理,就可輕易去除,花費不到新台幣150 元(約35 元)。我們買入的成本每片450 元(約150 元),但可以賣到1000 元以上(約230 元),利潤很高,幾乎是買一片賺一片。”X 先生說。
之所以萌生了向蘋果舉報的念頭,是因為自己與富士康的內部人員存在過節,回到台灣之後,他先向富士康母公司鴻海投訴,但未獲得回應,之後轉向蘋果舉報,並獲得了蘋果的回應。
在向蘋果舉報的郵件當中,X 先生寫道:“為了收集證據,我花了很多時間,並安排秘密人員進入富士康,在過去的幾年中,市場上許多流出的手機零部件已經被二次倒賣,這已嚴重影響了蘋果的利益,每年損失近30 億美元。”
針對這一事件,富士康母公司鴻海最近表示已經其中調查程序,一旦查實絕不寬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