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評盲盒玩具被炒高40倍:萬物皆可炒,風險誰看到
盲盒這個在年輕人中相當流行的小玩意兒,在輿論場上又一次“火”了起來。然而,讓這個流行、有趣且充滿刺激的“隨機性”的輕型收藏品獲得公眾矚目的原因,卻與這個產品本身的屬性沒有多少關係,而是一群在悄然之間便以迅猛的勢頭席捲了整個盲盒二級市場的資深“炒家”所為。
當一個原售價約在39元~79元的盲盒玩具,能夠在二級市場上被炒出高於40倍的“天價”時,哪怕是此前從未接觸過這一領域的人,也很難不為之側目。
無獨有偶,就在盲盒因為市場炒作的火爆進入公眾視野的同時,在一系列App的助推之下迅速升溫的炒鞋現象,也受到了大量關注。與一誕生便作為收藏品而存在的盲盒不同,在大多數人眼中,再大牌的球鞋,其主要功能也是用來穿而非用於收藏,這種“易耗”的特徵,使得球鞋很難被看作一種理想而典型的投資品。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之下,炒鞋市場竟然極其蓬勃地發展了起來,甚至出現了看起來頗像那麼一回事兒的價格“K線圖”,其中某些產品的市場交易價格,更是在飛漲中成就了不少“炒鞋富翁”,令此前並不看好這一市場的投資人士大跌眼鏡。
面對這樣的場景,肯定有人不禁要問:像盲盒、球鞋這些原本風平浪靜,甚至之前算不上大眾、主流的愛好型市場產品,為何會出現如此大規模的市場炒作,這種炒作又為何能夠將市場價格推向如此誇張的高點?事實上,這個問題的答案並不神秘,也談不上有多複雜。歸根結底,任何能夠在市場上流動的商品,一旦具有受到消費者歡迎的稀缺性,便必然會招來那些專門利用這種流動性與稀缺性賺錢的“炒家”,這就像大海裡的一點血腥味兒會迅速招來成群的鯊魚一樣,幾乎算得上是投機世界裡的“自然規律”。盲盒與限量款球鞋這種深受年輕人歡迎,又存在一定稀缺性的產品,伴隨著市場發展壯大,可以說必然會得到投機者的“青睞”。
這種現象的存在固然有其內生的合理性,卻未必對市場的健康成長能起到正面作用。大多數情況下,在這些市場中利用標的商品進行投機交易的“炒家”,和那些單純地為了滿足個人愛好購入標的商品的消費者,都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群體。正因如此,這兩個群體的取向、目的與利害也絕不可能一模一樣。有些時候,二級市場上的交易活動或許能夠使雙方得以“雙贏”,但也有一些時候,某些市場現象可能只對以投機獲利為目的的交易者有利,而令單純的消費者叫苦不迭。
關於消費者與“炒家”之間的關係何時較好、何時較壞,存在一個粗略、基本的規律,那就是市場交易越不便利時。消費者便越傾向於將“炒家”視作為自己提供便利的合作對象,而市場渠道越健全、越通暢,消費者便越傾向於將“炒家”視為毒瘤。譬如在潮牌領域,因為國內消費者很難直接通過官方渠道購買一些只在海外線下實體發行的商品,他們只能與身在海外的“炒家”合作,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明知“炒家”賺取了較多的差價,消費者也不得不依賴他們;然而,在盲盒、球鞋這種消費者不需要門檻就能接觸到正規銷售通路的領域,“炒家”的存在便相當於擠占了他們直接獲取限量型產品的通路,並且人為地抬高了他們通過二級市場獲取心儀商品的價格。在這種情況下,兩者之間便會自然而然地發生矛盾。與此同時,一些不甘心於被“炒家”操縱的普通消費者,也很可能會因為價格上漲帶來的暴富誘惑,加入到“炒家”的行列之中。
然而,與由真金白銀、股票期權構成的傳統市場不同,這些消費品二級市場上的標的物價值,終究缺乏實打實的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它們的價值都是由消費者的心理預期決定的,這意味著——如果此類市場被投機、炒作的心態綁架,以至於炒作者越來越多,純粹的消費者越來越少,其市場價格便會在“盈利”的預期下不斷推高,形成純粹由觀念堆砌出來的泡沫,這種泡沫一旦因為某些預期外的原因破裂,其後果很可能是災難性的。
如果說盲盒市場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展現出太危險的一面,主導價格的因素還是以產品本身的稀缺性為主,那麼炒鞋市場則已經出現了明顯的“金融化”信號,不少年輕人確實投入了大量積蓄,抱著“暴富夢”在球鞋交易市場上頻繁活動。對此,社會還應充分認識到其中的風險,並想方設法對這類市場加以引導,方能避免“市場崩盤”對年輕人造成的不良影響。
楊鑫宇/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