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總裁:特朗普對待華為的方式一點也不“美國”
微軟總裁兼首席法律顧問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向彭博社表示,政府對待華為的方式一點也不美國(un-American),在沒有堅實的事實、邏輯和法律條款做依託的情況下,不應採取此類措施。在他看來,華為應該被允許購買美國的技術和產品,包括微軟的。

史密斯稱,在微軟要求美國監管機構就(封殺華為)作出解釋時,得到的回复通常是“好吧,如果你們了解我們掌握的信息,你們也會認同的”。微軟則回复“好啊,讓我們看看你們知道些什麼,這樣我們才能自己做決定,這才是美國的行事方式。”
史密斯還拿酒店業作例子,說特朗普應該清楚,告訴一家科技公司,你可以銷售產品但不能購買操作系統或芯片,就好比告訴一家酒店公司,你可以開門,但不能在客房里安放床鋪,也不能在餐廳裡放食品。
“不管怎樣,你都是在把這家公司的生存置於危險之中。”
他擔心,更廣泛、更嚴格的限制即將到來。彭博社也稱,美國商務部正在考慮對微軟押下重註的新技術領域出口實施新的限制,包括人工智能和量子計算。
而在華為問題上,“福布斯”網站稱,美國政府對華為的封鎖曾一度出現鬆動跡象,但此後陷入僵局,100多家申請許可的供應商沒有一家獲得批准。
但隨著華為即將推出首款沒有美國技術的智能手機,主導科技行業的美國巨頭擔心會出現技術分裂。這種分裂對美國巨頭而言是巨大的風險,史密斯警告說,“如果你不能把你的技術帶到全球,你就不能成為一個全球技術領導者。”
福布斯認為,美國包括微軟在內的科技巨頭已經為維持他們的市場領先地位投入了數十億美元,美國自己也從控制如此多領域的全球技術標準中獲益,如果出現技術分裂,那對巨頭們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史密斯表示:“管理全球化技術的唯一方法,是讓各國政府之間能真正實現相互合作。”
今年8月,華為其全球開發者大會發布了自己的鴻蒙OS系統,其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宣布:“如果安卓不能用,鴻蒙隨時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