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AI”缺一不可共同激發時代創新
5G網絡商用蓄勢待發,它的應用場景在哪,能為社會帶來什麼改變,都成了萬眾矚目的大事。而呼聲最高的,無疑是5G+AI的相互融合。AI人工智能已經逐漸走入大眾生活,它通過海量運算,獲得更快更精準的結果,正在引領各行各業的變革浪潮。但由於AI人工智能需要海量數據和即時運算,讓它在網速和時延都有缺憾的雲端應用上存在瓶頸。
而5G的特性:超高網速、超低時延和高可靠性正好補上了AI面臨的短板,“5G+AI”,一個萬物互聯,AI智能處處顯現威能的創新時代,已經是可以期待的未來。

“5G+AI” 將提速世界經濟
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中國移動副總裁李正茂將算力比喻為最新一代的生產力:“縱觀人類生產力發展的歷程,可分為’四力’演進的4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人力’時期,第二階段是利用牛、馬等動物從事生產勞動的’畜力’時期,第三階段是機器驅動生產力發展的’電力’時期,現在人類生產力發展已經進入第四階段的’算力’時期,計算能力成為當前最強大的新型生產力。”
中國移動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馮俊蘭認為,AI的應用和5G的應用有近80%的重疊,5G能夠支撐AI應用的大規模落地。對於AI而言,算力越強,運算效率越高,輸出結果也越快;而有了5G這種新型通信基礎設施,企業和用戶將能即時獲取到AI輸出的結果,最強算力配上最速傳輸,將極大改變全球各行業的應用場景,激發生產力爆發,提速世界經濟。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媒體和分析師都一致看好“5G+AI”人工智能行業即將到來的高速發展。據中金公司預測,2019年~2023年,“5G+AI”有望在全球直接創造7000億美元的新增產業機會;

高通產品副總裁Reiner Klement也表示,根據著名市場數據機構Gartner的預測,到2022年,AI相關產品、服務和基礎設施產生的價值將會達到4萬億美元,其推動因素包括移動行業、物聯網、汽車、航空航天、金融服務、社交媒體、交通管控、醫療健康、採礦、能源、農業和製造業等等;
甚至還有媒體預測,在未來十年,這個雙引擎組合會給全球的經濟帶來16%的額外增長。
媒體、行業都如此看好“5G+AI”的雙引擎組合,歸根到底是它們將算力和速度完美融合,兩者組合已經不僅僅是加法,甚至是乘法、指數級的提升。那麼具體到各行各業的實際應用中,它的表現又是如何呢?
5G+AI 將引發行業變革
近期,在重慶及上海分別舉行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展會上已經展示了諸多“5G+AI”在各行各業上的應用場景,不少已經走入了現實生活中。
例如消費者最常接觸的安卓手機,裡面已經擁有了越來越多的AI功能,同時5G手機也在開始普及:AI攝像頭、AI美拍、AI語音助手、AI負一屏……這些功能,既來自手機廠商軟件的支撐,也來自內置AI芯片的算力支持。

以目前安卓智能手機上最普及的高通驍龍處理器為例,目前的驍龍855、驍龍710、驍龍660等處理器都支持AI運算,有些處理器還推出了異構計算SoC,在SoC裡集成了各種各樣的處理單元以應對不同的任務;此外,高通還開發了各種軟件工具,讓OEM廠商和獨立軟件開發商更好地運行、調節AI性能,以達到最佳的能效和性能。
事實上,高通在2009年就已經開始了第一個AI項目,2015年就推出了首個商用產品——驍龍820和第一代神經處理SDK。目前,高通已經實現了第四代AI Engine的商用,並且將AI拓展到了更廣泛的市場以及我們的邊緣雲計算解決方案中。
另外高通的驍龍855+驍龍X50芯片也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5G手機方案,5G的高網速、低時延特性,讓AI能無縫完成終端和雲端的協同任務,這在過去是無法想像的。5G也賦能了新的網絡部署方式,比如私有網絡、以及包括毫米波在內的新頻段的部署。未來5G將開啟端側和雲側協同的分佈式AI的大門,從而更好地推動行業的發展。

5G雲遊戲也是時下熱門的領域,曾經云遊戲由於延遲大、網速不足,讓實際的遊戲體驗很差。而有了5G後,最低1ms的時延能提供即使的反饋速度,通過5G技術還可將大部分遊戲的處理和渲染任務從手機搬到雲端,讓移動端也能玩3A大作;而AI方面,不少公司已經開始通過AI學習,培養高智能的遊戲對手。例如馬斯克的OpenAI,就在Dota比賽上勝過了職業世界冠軍;《王者榮耀》的人機對戰也有了更高的智能,最高難度能把職業對手打得苦不堪言……可以暢想,在“5G+AI”進一步融合後,5G雲遊戲還將有更多更有趣的玩法。
在汽車領域,“5G+AI”同樣有非常多的應用。2019年初,高通已經發布了驍龍汽車5G平台,將於不久的未來量產。它支持高精度多頻全球導航衛星系統,車道級導航精度的高精定位、數千兆比特雲連接、面向汽車安全的車對車與車對路側基礎設施通信以及大帶寬低時延遠程操作等功能。未來,汽車不僅能根據駕駛員需求,主動調節車內環境,提升駕駛體驗,同時還能進行車與車、車與環境的自動監控和溝通,保持安全駕駛,提升行車效率。上述這些功能將由AI、C-V2X、邊緣雲計算和汽車終端側AI共同實現。

在產業互聯網領域,“5G+AI”組合也隨處可見。在展會上,有“5G+無人礦車”,能實現礦區早鑽、鏟、裝、運等全流程的無人操作;有“5G+智慧教育 ”,不僅能讓教師與學生遠程實時互動,還能通過學生的一舉一動實時評估教學質量;5G高清視頻功能的無人機能在果林上空飛行掃視,後台連接的AI就能分析判斷出花朵的數量、哪些即將結果,精確估算蘋果園產量,從而提前預估出售,獲得高度智能化效率化的產業效益……
在大會上亮相的種種“5G+AI”應用,還只是未來智能時代的序曲。可以相信,在5G逐漸普及,AI算力不斷提升的未來,兩者的結合將把AI人工智能帶到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無論是工業、商業還是個人生活,都會因為隨時可見無聲無息的智能支撐,得到極大的進步,電影和作家想像的科幻生活,將不僅僅只是空想,時代創新,就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