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起兇案發生一年之後滴滴有了哪些變化?
據香港《南華早報》報導,滴滴出行經歷安全危機一年之後,相繼推出一系列安全措施進行變革。一些人對此做出了積極回應,也有人對此持謹慎態度。去年一再爆發安全問題之後,滴滴出行曾召開過一次嚴肅的內部會議,討論安全問題。幾名經理站出來質疑公司的基本價值觀。
“為了追求規模和快速增長,我們放棄安全了嗎?”一位經理問道。“我們只關心投資者的想法嗎?”另一個問道。“我們只是嘴上說說’安全第一’嗎?”類似問題開始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發問,就像蒸汽鍋的蓋子剛剛被炸開一樣。
據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透露,滴滴36歲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程維以及公司總裁柳青冷靜地聽取了意見,然後用謹慎措辭承認了在場人所提出的擔憂。
去年5月,一名女乘客在乘坐滴滴順風車時被司機強姦並謀殺。僅僅三個月之後,又有一名年輕女子被順風車司機殺害,這家總部位於北京的初創企業士氣一落千丈。滴滴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張博甚至一度在滴滴安全團隊面前失聲痛哭,呼籲在“公司必須克服的困難”面前拿出勇氣。
滴滴沒有對公司內部會議的相關內容,也拒絕讓程維和柳青接受采訪。
兩次悲劇的發生是滴滴發展的轉折點。2018年之前,滴滴一直被視為中國叫車服務的寵兒,其比幾家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堅持時間更長,合併了主要競爭對手快的打車,然後藉合併將Uber趕出了中國市場。
在第二起悲劇發生三天后,程維和柳青都發表了道歉信,將滴滴的安全隱患歸咎於“好勝心”和“一路狂奔”。二人都誓言將安全列為最重要的業績指標,並不再將規模和增長作為公司發展的衡量尺度。
滴滴曾被譽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初創企業。據報導,該公司曾考慮在2018年初在香港進行首次公開發行(IPO),但該計劃因安全醜聞而被擱置。目前還沒有滴滴要進行IPO的傳言,而其美國同行Lyft和Uber均已在2019年上半年進行了IPO。
自去年8月滴滴叫停順風車業務以來,迄今都沒有重啟該服務。為了重獲公眾信任,滴滴也推出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包括乘車過程中實行強制錄音,升級應用應急機制,使乘客能夠添加緊急聯繫人並實時與他們分享路線,在應用中添加可直接報警的緊急按鈕等等。
滴滴司機們現在需要全天候進行面部識別,然後才能接單。滴滴承認,當嫌犯登錄其父親的賬戶時,其夜間模式面部識別系統未能啟動。
隨著科技推動個人交通進入新領域,滴滴並不是唯一一家面臨安全問題的叫車服務公司。今年3月底,南卡羅萊納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的一名女學生在乘坐網約車時遭到綁架並被謀殺,之後Uber和Lyft都加強了安全措施和司機審查。
滴滴正致力於改進現狀。作為一個管理著30人團隊的經理,黃元建(音譯)負責打造新的安全功能。他表示,滴滴應用幾乎每週都會更新一次,他連續數天幾乎都是在午夜時分才離開辦公室。
他說:“辦公室有雙層床和沙發,一些同事會擠在那裡打盹,我們的辦公室週末和工作日一樣人滿為患。”
滴滴所受到的負面影響也波及到了辦公室之外。滴滴的一名女員工承認,她非常害怕被排斥,以至於在約會時不願透露自己為誰工作。
滴滴處理公共事務的葉耘表示,“特別是當你的家人、朋友和同學都在指責你的雇主,指責滴滴的順風車業務是所有罪惡的根源時,每個人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他補充說,“對於一個平均年齡在27歲至28歲之間的年輕團隊來說,這可能是他們的第一份或第二份工作——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此前從未經歷過類似的事情。”
這位網約車行業的老員工說,在發生兩起悲劇之後,他和他的員工經常受到公眾的攻擊。“顧客會打電話來,用髒話咒罵客服人員。”
然而葉耘表示,情況有所改善,許多人對滴滴最近的安全舉措做出了積極回應。
“我們的團隊重點已經從做好一份工作變成了完成一項任務,”他說。“之前他們選擇滴滴是因為其技術上的發展潛力,但現在他們有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即通過有效的早期干預,阻止犯罪發生,讓產品更安全。”
不過,滴滴的一些客戶仍對此持謹慎態度。26歲的Eva Yu是北京一家科技公司的產品經理,她說,在悲劇發生後的最初幾週,這種恐懼顯而易見。
她說:“如果我知道我會晚回家,我會在離開公司之前仔細檢查一下我的著裝。”“因為暈車,以前我總喜歡坐在前排。但即便噁心得厲害,現在也不會再這樣了。”
她仍然認為總體上滴滴降低了深夜出行的風險。她表示:“滴滴的出現趕走了大部分黑車,由於缺乏監管,這些黑車往往風險更大。”
滴滴正試圖通過更好的溝通,以及深入理解新技術對交通的影響來走出危機。例如,該公司就一些有爭議的問題進行了公開辯論,是否應該信任網約車司機,該不該讓他們運送獨自出行的年輕乘客。
黃指出,“青少年本身屬於弱勢群體,容易受到傷害。然而,在某些情況下拒絕他們的訂單也可能使他們處於危險之中。”
“我們現在建立公共磋商機制的原因是讓人們理解這種關聯性並成為討論的一部分,” 葉耘說。他還補充指出司機同樣存在安全問題,例如他們是否應該能夠拒絕醉酒乘客搭乘汽車,有時弄髒汽車的口角甚至會演變成暴力衝突。
與此同時,滴滴還提高了公司透明度,其中也包括財務業績。
程維在第二起謀殺案發生兩週後發布的一封內部信件中稱,滴滴自成立以來的六年裡沒有盈利,2018年上半年淨虧損高達40億元人民幣(約合5.8億美元)。
程維表示:“滴滴絕不是一個邪惡的公司,並且永遠不會優先考慮利潤高於其他任何東西“,“6年來我們還沒有實現過盈利。”他在信中說,“問題在我們自己身上。好勝心蓋過了初心,狂奔的發展模式早已種下隱患。”
在另一份聲明中,滴滴承認,在截至去年12月31日的3個月內,其只是抽取中國市場每趟打車服務支付金額的19%,而每次打車服務的總成本約為21 %,這意味著目前的商業模式實際上是虧損的。
與此同時,滴滴所經受的危機對其創始人產生了持久影響。自危機以來,程維和柳青一直保持著較為低調的公眾形象,其公開發表的大多數言論現在都集中在行業安全上。
2018年4份,滴滴出行和31家汽車產業鏈企業發起成立“洪流聯盟”,程維現場表示“希望能夠成為全球智能交通技術的引領者,做智慧交通,也做智能駕駛。”
程維現在不得不深入思考長期戰略,以及如何向其他公司學習安全方面的知識。據知情人士透露,此事對柳青影響有所不同。
“柳青終於放下了過去的包袱,”該人士表示。“她開始跟隨自己的內心,而不是關注別人的意見,無論是讚揚還是批評。”
對於葉耘來說,滴滴仍處於變革之中。
“如今人們不需要完美,但無論是個人還是公司,我們都需要保持真實。”(辰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