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三塊廣告牌》式維權特斯拉冤枉嗎?
4 月23 日,特斯拉在加州用一場“Autonomy Day”主題演講再次讓粉絲們“沸騰”了。在演講中Musk 許下承諾,稱未來Tesla Network 全自動駕駛打車網絡上線後,車主只要派自己的愛車加入,每年就能淨賺3 萬美元,簡直一本萬利。


能不能在今年年底讓Autopilot 實現全自動駕駛暫且不談,特斯拉四月底遭遇的一次公開維權就夠讓人懷疑鋼鐵俠又在畫大餅了。
4 月26 日,神馬專車通過官方微博公開向特斯拉喊話維權,稱其交付給神馬專車的278 輛車型(神馬專車自稱亞太地區最大的特斯拉採購商)在使用過程中質量問題頻發,超過20% 的車輛陸續出現機電故障,已直接影響神馬專車的正常運營。神馬專車甚至在時代廣場包下“三塊廣告牌”控訴特斯拉。
那麼,特斯拉旗下的電動車真的適合組車隊上路當出租車嗎?Tesla Network 會不會再次成為Musk 的大包袱?
受害者可真不少
從神馬專車的“泣血”控訴來看,特斯拉的百萬級運動轎車可能真是不適合用在工作任務繁重的打車車隊中。除了各種質量問題,神馬專車還對特斯拉的售後服務徹底無語,由於各種問題導致車輛維修週期少則1個月,長則達1年。車輛從維修到重新上路,雙方單次協商最長耗時高達1年7個月。
神馬專車“三塊廣告牌”維權新聞一出,許多不明真相的群眾認為這家公司是在蹭熱度搞營銷,但與神馬專車有相同遭遇的可大有人在,荷蘭的EC-Rent 公司就是另一個倒霉蛋。
這家公司搞的並非打車服務,但自家車隊會以每天249-349 歐元的價格對外出租特斯拉電動車。這家公司在官網上表示,自己也有類似神馬專車的遭遇:
“很不幸,我們的業務要暫停了。由於不斷增加的技術故障和特斯拉零部件供應緩慢,我們旗下有一半特斯拉電動車從12 月中旬開始就無法提供服務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解決方案一時半會兒也無法落地,因此我們決定暫停現有業務。眼下,公司還在尋找重開特斯拉租賃服務的可能性(可能會以另一種形式落地)。”
瑞典也有一家公司被Musk“坑苦了”。據mestmotor.se 報導,Umeå Eltaxi 公司最近向法院申請破產,該公司認為自家純電車隊的Model S 是導致公司走向窮途末路的罪魁禍首。Umeå Eltaxi 公司副總裁兼市場主管Mohammed Al-Nasser 更是直斥特斯拉,稱Musk 賣給他們的車問題是在太多了:
“什麼都不順,特斯拉做了全世界最差的車。Model S 問題太多了,不但質量差,售後還得跑去斯德哥爾摩,整個成本高到根本承受不起。現在,我們根本看不到任何繼續下去的意義,只能申請破產。”
去年,還有一家新西蘭小型特斯拉出租車公司破產,因為這個車隊運營起來太難了。這家以“百分之百電動車公司”(OHPEC)為名的公司還害的自家創始人Bernard Brommel 賠掉了自己的房子。雖然Brommel 沒有怪罪車輛的可靠性和維修問題,但他還是吐槽了特斯拉車隊運營時的高成本以及充電難問題。
有人會說,Model S 在特斯拉超充站不是免費充電嗎?這話沒錯,但隨著特斯拉保有量不斷增加,想免費充電你得排長隊,有時候跑一趟超充站得花一個半小時。這對於需要多拉快跑的出租車公司來說,絕對是最可怕的毒藥。
今年早些時候,一家擁有10 輛特斯拉的加拿大出租車公司也破產了,450 名司機因此丟了飯碗。
如果未曾看到過這些報導,你恐怕都不敢相信運營一個特斯拉車隊如此之難。畢竟此前Electrek 曾聲稱,美國首輛特斯拉出租車行駛里程已經超過100 萬英里,它省心省錢,為車主賺了大錢。不過,這個正面的故事背後,是特斯拉幫車主換了很多次驅動單元。Clean Technica 也報導過類似讓特斯拉粉絲交口稱讚的正面新聞,但它們不願提及的是特斯拉超高的輪胎更換率,強大的電動機實在是讓輪胎吃不消。
在許多人眼中,由於擁有更加簡單的驅動系統,電動車在維護成本方面比傳統內燃機車要省的多。這話有道理,不過特斯拉電動車恐怕不太適合這一定律,因為一直以來Musk 都在主抓高端市場,而對這些抱著買個大玩具心態掏錢的車主來說,特斯拉的性能和品牌光環足以讓他們忘卻車輛費胎、可靠性差以及維修緩慢這些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缺點不僅是因為特斯拉製造經驗不足(企業文化也是一方面),其通過OTA 不斷更新的設計思路也是一大問題。誠然,這樣的方式噱頭十足,但會給零部件供應造成巨大挑戰,讓用戶感覺心累。
到底適不適合當出租車?
現實就是這麼殘酷,特斯拉身上那些吸引高端用戶的特點反而成了它組隊上路“接客”的障礙。打車與出租車行業競爭非常激烈,其核心就是如何實現車隊中每輛車的高效利用,而在充電與維修上花太多時間會直接害死一家公司。
同時,對出租車公司來說,特斯拉引以為豪的性能則毫無意義,耐用性才是一切。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免費充電、快速維修和可觀的政府補貼加持,恐怕拿特斯拉當出租車真的會賠到掉褲子。
一直以來,特斯拉都非常擅長用技術與概念來迎合公眾的想像力,Musk 更是用共享、電動化以及自動駕駛的未來贏得了大量願意傾囊相助的金主。不過,他做的車卻主要面向高性能小眾市場,並不帶有出租車這種強烈的工具屬性。因此,Musk 在Autonomy Day 上將特斯拉與打車網絡強行拉在一起,確實讓人有些齣戲。
Musk 如此搖旗吶喊也是無奈之舉,誰讓他一開始就選擇了跟別人不同的路,要繼續吸引消費者買車鋼鐵俠就得不斷畫大餅,而在明眼人看來,一個為了降成本(好讓車能賣得出去)而拼湊出來的傳感器套件,根本無法實現全自動駕駛。
顯然,Musk 為了保護並促進特斯拉現有業務的決定根本不適合未來的自動駕駛打車服務。那些為了打車服務而生的出租車才是這個行業的“Mr.right”,它們能用上更貴且更強大的傳感器,且專為某個地區進行優化(安全性大大提高),畢竟這些車的買家是公司而非個人。
在Autonomy Day 上,Musk 更是瘋狂攻擊激光雷達和高清地圖,他試圖將這些功能描述為錯誤路線或技術缺陷的產物,但實際上它們才真正具有更高安全標準且更有針對性。特斯拉花小錢辦大事的車輛是其現有商業模式的產物,而不是該領域其他人都想不到的獨特技術優勢。
簡而言之,自動駕駛出租車的未來一定會與簡單、皮實、可靠、廉價、模塊化等詞語緊密聯繫在一起。
就像Horace Dediu 說的,每輛車都有自己的定位,特斯拉就是提供高性能高端車型並打好環保大旗,這樣的特性與出租車格格不入,無論是有人駕駛還是無人駕駛。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我們會看到更多定制化產品出現,它們的任務就是滿足不同市場的需要,不過這些業務想發展壯大需要時間。因此,急匆匆殺入出租車市場的特斯拉,很有可能會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大家歡度五一假期期間,勞模Musk 再次拋出新言論,稱自動駕駛是特斯拉的根本驅動因素,也是讓特斯拉市值站上5000 億美元的關鍵。除此之外,差錢的特斯拉再次開啟融資口,宣布將公開發行272萬股的新股和13.5 億美元的可轉債,面向資本市場融資,融資總額最高可達23 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