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全球180萬人重見光明的角膜人人都能捐獻嗎?
印度洋上形如“水滴”的島國斯里蘭卡,近日因爆炸事件再次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但這個僅2100萬人口的國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眼角膜捐獻國。斯里蘭卡在1961年成立的眼捐獻協會(Eye Donation Society),每年向全世界超過57個國家捐贈3000多個眼角膜,讓無數雙眼睛重見光明。斯里蘭卡已經向中國20多個城市捐贈了1000多枚眼角膜。
那麼,如此重要的眼角膜是如何發揮作用?現階段角膜的捐獻情況又是怎樣?你了解嗎?
透明、無血管,角膜養活自己全靠“淚”
眼角膜是眼睛最外的一層高度透明的薄膜,其後是前房、虹膜和瞳孔等組織。角膜直徑約為11.5 mm,中心為0.5-0.6 mm,邊緣為0.6-0.8 mm。與人體內其他組織不同的是,角膜沒有血管來供給養分和自我保護。

圖源: Schematic_diagram_of_the_human_eye_en.svg: Rhcastilhos.derivative work: Hptim (talk). And Jmarchn. – Schematic_diagram_of_the_human_eye_en.svg,CC BY-SA 3.0,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13572928
人類的角膜有五層,分別是:上皮層、前彈力層、基質層、後彈力層和內皮層。靈長類動物的角膜都有五層,喵星人和汪星人的角膜就只有四層。

上皮層可以阻止異物進入到眼睛,並且提供一個光滑的表面吸收淚液中的氧氣和營養物質來“供養”自己。上皮細胞充滿了成千上萬個微小的神經末梢,這使得角膜非常敏感,一旦感受到外界的“攻擊”,眼瞼會下意識立馬閉合,男友力max啟動“防禦”模式。
前彈力層,又叫鮑曼層,由膠原蛋白的蛋白質纖維組成,如果角膜受傷,鮑曼層在癒合過程中會形成疤痕,這個疤痕又大又佔了眼球的C位,那麼就很可能失明。
基質層,由水和膠原蛋白構成,保證了角膜的強度、彈性和形狀,膠原蛋白獨特的形狀、排列和間距對角膜的透光性至關重要。
後彈力層雖然薄,但是非常結實,可以抵禦感染和傷害,它還有很強的自愈能力。
最裡面的內皮層對於保持角膜透明非常重要。原因是提供氧氣和養分的淚液從眼睛內部慢慢滲透進基質層中,內皮層的作用把多餘的水分過濾掉,防止基質遇水膨脹,變得又厚又渾濁。與後彈力層不同,內皮層一旦被破壞,是沒法憑藉自身力量修復的。
眼角膜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折射”。眼角膜為眼睛提供了三分之二的屈光力(是眼球中去屈光力最強的部分),使照射到角膜上入射光線彎曲或折射到晶狀體上,再由晶狀體重新聚焦在視網膜上,視網膜將光轉化為電脈衝,電脈衝通過視神經傳到大腦,大腦最終將其解釋為圖像。同時角膜還充當了“濾鏡”,屏蔽了來自太陽的有害紫外線,如果沒有這層保護,晶狀體和視網膜都會受到紫外線的傷害。
其二就是“屏障”。角膜阻止異物進入眼球,如灰塵、水和細菌,保護眼球。
由於眼角膜位於眼球的最外側,加之本身非常敏感,極易受到傷害。
角膜中痛覺感受器的密度比皮膚大300-600倍,比牙髓大20-40倍,對角膜結構造成的任何傷害都是極其痛苦的。
在輕微受傷時,角膜通常會自行癒合,一旦傷害較為嚴重,就會引起各種角膜疾病,嚴重的會導致失明。而角膜性失明只有通過角膜移植才能治愈。
超低“門檻”的角膜移植手術
角膜移植術可以說是一項低風險、高回報的手術。捐獻角膜的限制非常少。自1961年以來,全世界有180多萬人通過角膜移植恢復了視力。根據美國眼科銀行協會(EBAA)的數據,每年有超過84000人恢復視力,超過95%的角膜移植手術成功地恢復了角膜受者的視力。
目前角膜移植大體上分為兩種,一是穿透性角膜移植術(penetrating keratoplasty),移植整個角膜,二是板層角膜移植術(deep anterior lamellar keratoplasty深層眼角膜移植手術/ endothelial keratoplasty內皮角膜移植術),只移植角膜中的某個特定部分。
角膜移植可以在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下進行,手術通常不到一個小時。如果手術涉及到外角膜的移植,新的外角膜將用縫線固定,縫線通常會停留12個月以上。內皮細胞移植(EK)則根本不需要縫針,它被一個氣泡固定在一個地方,直到幾天后,當它自然地粘在角膜深層。
術後恢復期,只要對眼睛小心謹慎的呵護,那麼恢復視力是早晚的事兒啦。
雖然角膜移植的成功率很高,但是藥三分毒,任何一項手術不是百分之百安全的,角膜移植也有20%的可能存在排斥反應,這一反應出現的時間難以預測,可能是術後的數年甚至數十年。
同時,由於角膜沒有血管,這就意味著它的癒合速度很慢,很容易被感染。
角膜捐獻幾乎沒有任何門檻,幾乎任何人在死後都可以捐獻眼角膜。因為角膜裡沒有血管,不存在供體的血型與受體的血型不相匹配的問題,年齡、眼睛顏色和視力也都不是問題,除了那些患有感染或傳染性疾病的人,大多數人都是潛在的角膜捐獻者。需要明確的是,角膜捐獻並不是摘除整顆眼球,而是取走眼球外的一層薄膜。
但即使捐獻角膜的門檻如此之低,角膜供給遠遠趕不上需求。
角膜捐獻現狀
北京同仁醫院眼庫的一項研究顯示,在中國約有4,000,000人角膜性失明,而每年只進行了約5000例角膜移植手術。
作為中國最大的眼庫之一,北京同仁醫院眼庫每年提供約1000個眼角膜,但大多數是進口或從其他地方獲得的,患者主動捐獻的佔比極低。
作者| 大鵬
出品|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