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視覺中國完蛋了?反正財報挺好看
關站整改半個月後,視覺中國終於有了一點新動向——財報出爐了。4月26日,視覺中國發布2019年第一季度及2018全年財報。在2019年的第一季度,公司營收達到1.64億元,同比增長5.53%;淨利潤達5755.72萬元,同比增長44.22%。至於2018年全年,視覺中國實現營業收入9.88億元,同比增長21.3%;淨利潤達到3.21億元,同比增長10.45%。
這是視覺中國在4月11日發生“黑洞照片”事件後發布的首份財報,但報告期截止3月31日,此次事件究竟將給視覺中國的業務模式、盈利渠道帶來怎樣的影響,只能等待下一份財報進行解答了。
視覺中國的業務大致可以分為四塊,其中最大頭的是“視覺內容與服務”,去年營收為7.82億元,同比增長33.95%,占公司總營收的79.15%,堪稱視覺中國的“頂樑柱”業務;軟件信息服務、廣告創意服務和數字娛樂業務的營收則分別佔總收入的15.12%、3.95%與1.78%。
在本年度,視覺中國的毛利率高達54.9%,但相比去年中報的60.47%有所降低。而按照單個業務線來看,最核心的“視覺內容與服務”毛利率高達68.30%。

視覺中國的基本業務介紹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份年報中,視覺中國標註了一個“特別提示”,稱通過法律訴訟勝訴的判決金額佔比小於主營業務收入的1%——明顯是想要摘掉自己“靠打官司掙錢”的大帽子。
但財報同時透露,截至2018年末,公司直接簽約客戶數量超過14000家,通過互聯網平台進行內容授權的用戶近33萬。
兩相結合,不禁讓人想起視覺中國最為人所詬病的“釣魚執法”維權——即將版權保護與獲客拉新相結合,在監測到有未經授權使用自家圖片的情況時,不僅向對方提出大額賠償,但並不追求直接判決賠償,而是要求對方簽訂年度合同。
這種商業模式早已引起諸多企業與自媒體的不滿。經緯中國的張穎在2018年7月便發布微博提到視覺中國“有組織地大範圍搜索未授權疏忽使用他們圖片的各種企業,然後漫天要價的要求巨額賠償……直接索取幾十萬人民幣的天價賠償,要挾企業簽年度合同“。

張穎微博中提到的“系統”,是視覺中國從2016年起開發的圖像版權網絡追踪系統,這一系統可以進行全網自動圖像比對,追踪到公司擁有圖片在網絡上的使用情況,並提供授權管理分析、在線侵權證據保全等一站式的版權保護服務。在2017年的年報中,視覺中國透露,這一系統發現的潛在客戶數量較2016年同期有超過84%的增長,新增年度協議客戶數量較同期增長超過54%。
但在2018年報中,在經歷了“黑洞照片”事件後的視覺中國,在提到這個系統時的措辭明顯小心謹慎了許多,也並未透露本年度通過這個系統新增了多少協議客戶。
財報僅表示,“公司通過版權追踪系統,了解潛在客戶對內容的需求,將未經授權的使用行為轉化為合法合規的版權使用行為,在保護供稿者權益的同時,推動整個內容生態環境裡合法合規用戶群體的增長。“
財報還透露出一個信息——借殼上市五年後,視覺中國終於完成了自己當初的業績承諾。
2014年,視覺中國借殼遠東股份上市,其實控人曾做出未來五年的業績承諾:從2014年到2018年,經審計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應當分別不低於1.15億、1.63億、2.23億、2.77億和3.29億元。
在其後的幾年中,視覺中國都精準完成了業績對賭。2014、2015、2016與2017年的扣非淨利潤分別為1.16億、1.81億、2.38億和3.09億元,完成率分別為101.03%、111.13%、106.34%和111.31%。
在業績承諾期的最後一年,視覺中國扣非淨利潤達到3.33億,完成率為101.2%。對於視覺中國來說,能夠如此“準確”地完成業績承諾,應當鬆一口氣,但在公司成立以來最大的黑天鵝事件發生後,視覺中國的日子恐怕將變得艱難起來。
4月26日,視覺中國發布最新公告表示,近日對階段性整改進行了內部測試,測試結果達到預期效果。公司還與人民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合作,提升公司內容質量和合規服務的能力。將於26日21時開始,繼續擴大測試範圍,並邀請部分客戶、簽約公告人和第三方參與並監督。
視覺中國與人民網的合作並不突兀。早在4月14日,人民網微信公眾號便發布文章稱,全國主流媒體應該盡快在圖片採編、使用和版權交易等方面形成聯動機制,實現共融互通,建立合作聯盟,成為圖片市場的一支重要力量,人民網旗下的“人民圖片網”願與兄弟媒體攜手探索。
在官方媒體的介入下,圖片市場的格局與視覺中國的模式都將受到極大挑戰,下一份財報,還能繼續保持“好看”嗎?
文/敲敲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