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鹽高脂肪,甚至可致癌?這不是我認識的辣條!
每個孩子童年充滿樂趣的場景中可能就有這樣一個:嘴中叼著一根辣條,津津有味地咀嚼。辣條,堪稱零食之王,廣受歡迎。早先在315晚會上,“危險的辣條”被央視曝光。在校園周圍銷售的辣條往往來源不明,據悉,這些辣條製作原材料就是麵筋,並且使用各種添加劑和色素,在生產這些辣條的小作坊裡污水橫流,油污遍地。


目前央視曝光的湖南、河南兩省生產辣條的食品工廠已經被停業整頓。
其實辣條雖然受人歡迎,但真得對人體,尤其是成長階段的孩子健康危害很大,甚至在辣條中鼎鼎有名的“某龍”這一品牌也是要盡量少吃。
辣條的成分及危害是什麼?
辣條的主要原料為小麥粉和辣椒,裡面含有大量的食品添加劑,目前國內辣條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製作標準。市面上辣條廠家很多都製作不規範,不能夠保證安全。
某龍代表產品“大麵筋”的原料成分則是小麥粉、生活飲用水、植物油、食用鹽、白砂糖、香辛料、食品添加劑(谷氨酸鈉、單硬脂酸甘油酯、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甜蜜素、5′-呈味核苷酸二鈉、復配糕點防腐劑(水溶(脫氫乙酸鈉、檸檬酸鈉、葡萄糖酸-δ-內酯))、復配糕點防腐劑(脂溶(山梨酸、單硬酯酸甘油酯、蔗醣脂肪酸酯))、三氯蔗糖、安賽蜜、紐甜、特丁基對苯二酚、食用香精)。
這麼多的成分,其實主要可以歸類為增味劑、甜味劑和防腐劑等添加劑。一根辣條中幾乎囊括了食品界的添加劑。安賽蜜、糖精鈉、甜蜜素是辣條中會產生危險的添加劑。
其實單袋辣條一般添加劑使用量都在合格範圍中,只是很多兒童無法自製,會吃好幾袋辣條,導致添加劑攝入過量,這樣一來,孩子健康就會受到影響,尤其是肝臟器官,甚至會增加患癌風險。
不過其實辣條中最危險的除了添加劑之外,還有其營養成分中含鈉量以及脂肪含量,辣條屬於當之無愧的高鹽高脂肪食物,非常不利於健康。
辣條製作工藝是怎樣的?

辣條生產過程中主要用了擠壓膨化這個工藝,原理就是麵粉加水,再製作成麵團,然後把麵團放入機器中,通過擠壓力將麵團加熱,熟透之後辣條面胚就會出現,然後再加入各種調料,就是我們日常所見的辣條了。
此前,在網上廣為流傳的某品牌辣條生產車間的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先進的生產設備,標準的衛生條件,一塵不染的地面以及嚴謹有序的生產流程,某品牌辣條不愧為辣條界的老大。

辣條食用建議有哪些?
以上說了這麼多辣條的相關知識,尤其是其成分,還有危害,最後得到的結論一定是不能多吃!!!應該說盡量少吃,或者乾脆就不要吃。尤其是對未成年人來說,食用不知名的品牌真得就十分危險了。

貪嘴的兒童也並沒有很高的判斷能力和自製力,這就需要家長、學校和監管部門多管齊下了,杜絕類似“蝦扯蛋”這樣不良的食品出現。
綜上所述,某些生產流程合格的品牌辣條偶爾還可以來一根,而那些五毛一塊的不知名辣條就算了吧,必須讓他們永遠消失在孩子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