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塞羅那華為揮別昨日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狄更斯《雙城記》對華為,亦復如此。巴塞羅那時間的2月25日至28日,一場移動通信產業的盛事如期而至,以巴塞羅那為中心,數万人在幾天內湧入這個海濱城市,地鐵罷工也沒有阻擋觀展熱情,華為展台人滿為患,有關於5G的一切都備受關注,但同時也有陰翳並存。
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在大會第二日的keynote主題演講中提到,“近期人們對華為的關注急劇增長,說明我們在做正確的事情。當然,過去幾個月對我們來說有一些挑戰。一方面我們的5G在市場上獲得廣泛認可,另一方面,社會上對華為5G的安全有不少猜測和傳言。”
除了炫目的5G折疊屏手機,專業人士更加關注的是華為老本行——通信設備領域的作為,網絡安全和極簡5G構成本次華為參展的主線。
巴展暗流
Prism,Prism on the wall, Who is the most trustworthy of them all?
“棱鏡、棱鏡,告訴我!這個世界上到底誰最可信?這個問題很重要,如果你不知道棱鏡是什麼,可以去問問斯諾登”。當郭平講出改編版的魔鏡笑話,現場觀眾會心一笑,彷彿一場美式脫口秀,到華為以不一樣的方式和姿態去談網絡安全。
在郭平登台之前,華為仍在考慮要不要放上這張膠片,畢竟在MWC的舞台上,再小的事情都會放大,郭平的一番話也是瞬間就被傳播到世界各地。特朗普的態度可能起到了作用,在巴展前夕,他明確表示,不希望美國以政治手段妨礙5G市場競爭。
在郭平為英國《金融時報》的撰稿中提到,斯諾登洩露的文件讓人得以一窺NSA的領導是如何尋求“收集一切信息”的——全世界每一個人每一天發送的每一則電子通訊或撥打的每一個電話都有可能成為其收集的目標。這些文件還顯示,NSA與一些特定的美國科技和電信公司保持著“企業合作關係”,讓NSA能夠“訪問分佈在全球各地的高容量國際光纜、交換機和/或路由器”。而華為的設備在全球電信網絡中部署得越多,NSA要“收集一切信息”就越難。換句話說,華為會妨礙美國隨心所欲地進行監聽的努力。這就是打擊我們的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與5G有關。作為最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5G將為從智能工廠到智能電網的所有事物提供數據連接。在過去10年裡,華為在5G研發方面投資很大,這使華為比競爭對手領先大約一年。
如果美國能通過將華為描繪成安全威脅成功把我們阻擋在全球5G網絡之外,那麼,它就能夠保住想監聽誰就監聽誰的能力。如果它能夠壓制一家會削弱美國在數字領域主導地位的公司,美國也能直接受益。限制一家在5G技術上處於領先地位的企業,將會損害一些國家本來可因早日鋪設5G網絡而獲得的經濟和社會利益。與此同時,多項美國法律,包括不久前通過的《雲法案》(Cloud Act),賦予美國政府強迫電信公司為其全球監聽計劃提供協助的權力,只要在命令中說明這麼做是為了開展反間諜或反恐調查。
往好處看,業內不斷有正面消息傳來,比如英國監管機構NESAS裁定華為設備風險可控,英國是五眼聯盟之一,同時作為歐盟國家有著嚴格的網絡安全要求,這大大緩解了華為的壓力;再比如展會期間,華為宣布支持多家歐洲運營商如沃達丰等實現5G商用,還與全球多家運營商簽署5G合作協議。
但是,巴展仍不平靜,而且是暗流湧動。據文匯報報導,美國代表團今年來到巴展的主要目的就是說服各國抵制華為5G技術,說客陣容包括美國國務院網絡和國際通信事務副助理國務卿羅伯特·斯特雷耶、國防部副部長麗莎·波特、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主席阿吉特·帕伊以及商務部和國際署(USAID)的高級官員。
然而美國代表團並沒有拿出華為設備和技術存在後門或被任何國家政府利用的具體證據,對於如此套路,大家已經“見怪不怪”了。
華為是技術提供商,為運營商和行業及監管機構服務,安全體系和監管措施並不由華為決定,“華為能做的只有遵從標準,製造安全的設備”,當然華為這個級別的行業巨頭都有資格參與標準制定,但標準制定不是一言堂,華為做不到欺騙所有人。
“作為設備廠商,我們既不運營電信網絡,也不擁有運營商的數據。作為設備廠商,我們能夠承諾的是“不干壞事”。現在,我再說一遍:華為從來沒有,將來也不會安裝後門。也絕不允許別人在我們的設備上這樣幹。我們會認真履行自己的責任。
在與一位來自新西蘭的記者攀談中,他認為像美國這樣以國家力量恃強凌弱(bullying)前所未見,華為設備在很多領域領先,而且性價比高,這種沒有證據的指控不會總是起作用。
在網絡安全話題集中爆發並成為華為不得不面臨的常態後,華為也褪去過往的狼藉,逐漸以平等心態去溝通和處理這件事。2月28日華為公司董事、公共及政府事務負責人陳黎芳發布緻美國媒體的公開信,信中寫道,“不要聽什麼就信什麼,過來看看吧(Don’t believe everything you hear. Come and see us.)”。
華為的全球化進程被人為提速,但正如古語所言的那樣,這是不是也算某種意義上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極簡5G
在巴塞羅那通信展,你有很多個必須要去華為展台看看的理由,展台上的專業講解不斷重複著相似話語,從芯片到終端再到網絡和應用,華為構築起一道道護城河。
通信就是編碼解碼、調製解調、加密解密的過程,從2G到5G通信技術的數次迭代其實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終端與終端之間繞不過接入網、承載網和核心網的鏈接,放到具體硬件設備上,功能部件分分合合,其實都是向著高性能和低成本演進。
無線接入網就是RAN(Radio Access Network),基站就屬於接入網部分,4G時代基站通常包括RRU(射頻拉遠單元)、BBU(基帶處理單元)、饋線(連接RRU和天線)和天線。而在5G時代,基站進一步簡化,分為CU(Centralized Unit,集中單元)、DU(Distribute Unit,分佈單元)和AAU(Active Antenna Unit,有源天線單元)。
簡單來看,BBU分開成CU和DU,非實時協議和服務重新定義為CU,物理層協議和實時服務重新定義為DU,原RRU及無源天線再加上BBU的部分物理層處理功能合併為AAU。
說了這麼多,其實是想著重強調一下華為今年的重點產品之一——5G刀片式AAU,全制式合一,低中高多頻段合一,有源無源合一,天線面積簡化,重量輕,尺寸小(高度僅為2米左右),性能好,集成低中頻無源天線,運營商在部署5G網絡時順勢就可以完成2G/3G/4G網改。配合刀片式AAU,華為同期還推出了室外型刀片BBU,與刀片電源、刀片傳輸通過組件化拼裝,構成5G超級刀片基站。
在承載網領域,華為認為5G承載網的建設需要遵從三大建網標準:可承受的帶寬升級成本、4G&5G綜合承載、端到端自動化運維”。基於此,華為正式發布了5G-Ready綜合承載解決方案,分別是:
- 業界首個基於四級脈衝幅度調製(four-level 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PAM4)的50GE路由器和業界首個5G微波,實現10GE到站,綜合TCO降低30%;
- 業界首個商用Ready的SR/SRv6解決方案,支持從MPLS協議向SR、SRv6平滑演進,實現4G/5G業務互不影響;
- 業界首個管理、控制、分析合一的網絡雲化引擎(Network Cloud Engine,NCE),支持承載網全生命週期自動化運維。
在核心網領域,華為發布了5G智簡核心網。特點有四,其一,基於Cloud Native軟件架構,支持軟件三層解耦、無狀態設計、跨DC部署、微服務、灰度升級等全雲化關鍵技術,版本開發週期從年到月,業務上線週期從月到週;
其二,分佈式將成為核心網基礎架構,以應對流量的快速增長和新業務對大帶寬、低時延的要求。依托分佈式雲化、無狀態設計等領先技術,華為是業界唯一已商用分佈式網關的廠家。
其三,AI運維,華為將AI技術和核心網進行深度耦合,提供全自動化、智能化的網絡設計、部署、配置、測試、維護、運營等全生命週期閉環管理,網元自配置、網絡自優化、業務自恢復等能力。
其四,平滑演進,華為5G智簡核心網能同時支持2G/3G/4G/5G NSA/5G SA,支持融合的控制面、融合的用戶面、融合的數據面。
此外華為還發佈業界首創的5G微波“1+2”極簡架構,相比傳統2個天線+8個室外單元的架構大大簡化。“1”是一面支持任意兩個頻段組合的雙頻天線,在帶寬演進過程中,運營商不需要為另一個頻段增加一面天線,緩解了鐵塔空間壓力,節省TCO。結合業界唯一的載波聚合CA(Carrier Aggregation) ODU,在一個硬件中集成了4個通道,傳輸能力相當於傳統ODU的4倍,可減少ODU數量75%。這樣“2”個不同頻段的射頻部件,最多可提供8個通道,支持10+Gbps的帶寬。
華為極簡5G解決方案正式發布
上述新品已經在客戶層面得到實際應用,華為對5G的全面構想包括極簡站點、極簡架構、極簡協議、極簡運維等全面領先的端到端5G產品及解決方案。截止目前,華為已在全球簽署了30多個5G商用合同,這些商用合同指的是都是已經有牌照有頻譜資源的運營商合同。
5G商用規模部署節奏明顯加快,5G智能終端和系統幾乎同步成熟,這在通信發展史上還是首次。全球3G達到5億用戶用了10年,4G用了5年,華為預測5G將只要3年。
從過去一年的發展軌跡來看,2019年全球將有超過50個國家發放5G頻譜,60多家運營商規模部署5G,40多款5G商用終端將面世。首波5G商用將覆蓋1/3人口的廣闊市場,這使得5G建設規模將大大超過3G/4G同期水平。
5G能給華為帶來多大的營收提升,其實並不算大,參照華為2019年營收目標,“只”增長幾十億美金,華為穩穩握住的是萬物互聯時代的入場券,不管黑土地之上長的什麼莊稼,總歸需要更肥沃的土地,管道戰略保證了華為的生存空間,“我們知道只要把肥料放進土地裡面土地變肥沃了,我們就會領先別人而獲得成功” ,任正非如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