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前戴姆勒電動汽車電池訂單逾230億美元中國一廠商或受益
汽車製造商戴姆勒週二表示,未來公司準備大規模生產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預計到2030年,戴姆勒用於購買電動汽車電池的費用將超過200億歐元(約合230億美元)。戴姆勒拒絕透露哪些電池供應商將獲得上述合同。
截至目前,戴姆勒已與韓國SK創新、LG化學和中國寧德時代新能源(CATL)簽訂了電池供應協議,該公司計劃在生產電動貨車、巴士和卡車的基礎上,到2022年再推出130種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
隨著歐洲監管機構打壓有毒柴油排放,德國多家汽車製造商開始在電動汽車領域大舉擴張,戴姆勒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伴隨著一直持續到2030年大量的電池訂單,我們為未來電動汽車的電氣化設定了又一個重要里程碑。”該公司董事會負責採購和供應商質量管理的威爾科·斯塔克(Wilko Stark )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總部位於斯圖加特的戴姆勒公司對電池需求旺盛,因此在包括德國卡門茨、特圖爾海姆、辛德芬根以及北京、曼谷和美國的塔斯卡盧薩在等地建立了電池組裝全球網絡。
戴姆勒表示,該公司正在提升電池方面的研發能力,並致力於下一代電池,以減少對鈷等昂貴稀土礦物的依賴。鈷材料主要來源於飽受戰亂的剛果民主共和國。戴姆勒稱,擬於2019年推出的奔馳EQ電動汽車將採用含鎳60%、錳20%和鈷20%的電池。預計未來的梅賽德斯-奔馳電動汽車電池將使用含鎳80%、錳10%和鈷10%的電池。
“我們的工程師還在開發一種含鎳為90%、含錳為5%和含鈷為5%的電池,從而進一步減少對稀土金屬的依賴。”此外,該公司還在致力於開發固態電池,這種電池不需要任何鈷金屬。
在當前電動汽車電池行業,各大廠商所用電池陰極材料各異,一種是由松下公司生產的NCA,即鋰鎳鈷鋁氧化物,這種陰極材料被特斯拉所採用。而中國製造商使用了一種名為LFP的材料,這種材料的能量密度較低,但不含鈷;而日本汽車製造商使用的是LMO,即即鋰錳氧化物,日產和LG化學都使用這一材料。